本报讯 连日来,砀山县官庄坝镇400亩有机果园里热闹起来,果园主人孙宗华和10多名果农忙着摘梨、装箱、搬运,将一车车有机梨送到徐州市观音机场,通过飞机运往新加坡。“我们合作社生产的有机梨现在销售价为每公斤16元,运到新加坡,有机梨的最高售价可达每公斤176元人民币。”孙宗华自豪地说。
孙宗华所在的砀山县利华水果专业合作社,是安徽省唯一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农民合作社,生产的有机水果出口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今年2月被批准为“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为达到食品安全国际标准,我们实行标准化生产有机水果,每个水果都做到可追溯。”孙宗华指着果树的标牌说,“每棵果树都有一张‘身份证\’,上面标明果树的品种、编号及责任人。每一次种植、松土、修剪、套袋、采摘,负责管理果树的果农都要作详细的信息记录。”漫步有机果园里,随处可见吊在树上的杀虫灯、粘虫板和放在树下的性引诱剂。用物理防治和生物制剂代替了农药杀虫一样有很好的杀虫效果,而且大大降低农药残留。通过“自营进出口权”,利华水果合作社生产的有机水果在国际市场备受青睐。今年6月,利华合作社的2.5吨有机白桃出口新加坡等国家,很快销售一空;现在成熟的有机葡萄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近年来,砀山县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体系和监管组织体系,示范推广生态种植,全县水果质量安全等级明显提高。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广质量控制技术,积极推行统防统治、绿色防控、配方施肥、生态健康养殖。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全县70万亩水果全部获得无公害基地认证,6万亩砀山酥梨获得绿色食品基地认证,1万亩黄桃生产基地通过GAP认证,600亩水果获得有机食品基地认证。26家水果加工企业及合作社的42个产品通过无公害认证,7家企业的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5家企业获得有机食品认证。(本报通讯员)
新闻推荐
本报讯 9月8日,省政协机关党组成员、提案委员会主任时方廷,省政协办公厅副巡视员王开柱率省政协调研组一行来到宿州市,就政协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调研。市政...
砀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砀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