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 刘雪樵作
刘雪樵,1931年生于安徽萧县,1950年考入砀山县师范学校,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公余之暇,研习书画,吮墨濡毫,末尝少辍。书法从柳、颜入手,攻克楷书。后又兼攻二王、张旭、怀素、祝允明等诸家碑帖。1963年得拜刘惠民(老耘)为师,主功草书。深得同乡大师萧龙士教诲,学习花鸟日益长进,书法风姿神韵,潇洒自如,遒劲有力。
满纸激情是刘雪樵作品的显著特征,无论是鸿篇巨制,还是尺幅小画,无不彰显他多年的书法功底。观其作品,点、线、面的运用,有排山倒海之势。他从写实造型走向大写意,从以形写神走向以神写形。他用经过多年锤炼的大笔墨块面塑造形象,讲究画面的整体感,讲究笔墨的力度,给人以力的美感,给人以视觉和心灵的震撼。他笔下许许多多的人物和动物形象,来自于对客观自然的深入观察和研究,来自于他深入的体验和思考,更来自于他不厌其烦的深入实践探索,虽然寥寥几笔,但富有生命活力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而这当中,他付出的汗水和劳动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这种对待艺术创作执著而深入的态度,本身就具有深深感人的力量。
观其作品,如荷花、兰草、牡丹……真正体现到以少胜多的大写意精髓,将现实世界的物象抽离提纯,是表现绘画的关键特征。他在作品中,具象的形象几经抽离出去,凝聚成了他猛烈的笔触和简洁却浓重的色块,极具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
凡看到刘雪樵先生作画的人都知道,他画画是十分有气势的——思忖良久,蓄势待发,寥寥大笔沉墨,一股深度雄健之气便喷薄而出,那排山倒海般的气势,直接酣畅地给观者带来超强的视觉冲击。
今年83岁的刘老,仍然每天默默地耕耘在研池墨海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愿他在传承中国书画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开拓进取,传播正能量,进一步弘扬龙城画派精神。
新闻推荐
9月16日,砀山市民在砀城环城河公园里休闲。近年来,砀山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以创建“省级园林县城”为契机,实施城区绿化增面扩量提质工程,新建环城河公园、市民公园...
砀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砀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