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期,砀山县部署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工作,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强力推进首位产业升级、城镇建设提升、“数字果园”创新和现代服务业培育等“四大工程”,全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首位产业升级工程。围绕打造全国果蔬食品加工第一大县的目标,持续做大做强果蔬加工首位产业,促进工业发展转型升级。积极引进高附加值企业,开展“首位产业突破年”活动,以高速、高铁为依托,以开发区、高铁新区等园区为平台,强力推进招商引资,重点发展果醋、果酒、果药等高附加值的产品,不断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形成集聚集群发展态势。
与此同时,该县大力推进园区转型升级,在夯实平台和做大规模的基础上,按照“集聚发展、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将县经开区打造成以果蔬食品首位产业为主,机械电子、新能源产业为辅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大力推进砀山与马鞍山经开区共建产业园区,以高铁站为平台,将高铁新区打造成综合性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将薛楼板材加工园打造成中部地区的板材加工特色产业基地和木材物流交易中心。
城镇建设提升工程。以“老城突破、新区提升”为抓手,在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三驾马车”齐发力,努力打造成为四省七县区域性中心城市。在城市规划上,该县坚持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加快推进城乡规划体系建设,到2020年全面完成城市总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单元规划、各专项规划及乡镇规划的编制工作。
在城镇建设上,该县强力推进老城区改造步伐,切实改善老城区面貌;突出抓好公共交通、城市路网、医院、中小学校、商业服务网点、体育健身、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城建各重点项目建设,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基本形成“要素集聚明显、产业支撑有力、基础设施完善”的城市发展格局;强力推进李庄镇“镇当县建”新模式,形成与主城区互补互促的新格局;强力推进310国道拓宽改道、101省道升级改造为237国道,及生态大道、梨都大道建设,加速推进砀山至徐州的快速通道建设,连接大外环,畅通主城区;积极协调推进通用机场建设,形成公路、铁路、航空为一体的立体化交通体系。
在城市管理上,该县逐步构建数字化、规范化、精细化的“大城管”格局,深入开展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省级卫生城市“三城同创”活动,结合全省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六项行动”,促进城区网格化治脏治乱和“三线三边”环境治理走向常态化,全面改善城乡环境。
“数字果园”创新工程。利用砀山百万亩连片果园的独特资源优势,创新“数字果园”,延伸和提升现代农业。重点围绕黄河故道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以特色农业、绿色农业为发展方向,实施“绿色增效、品牌建设、科技推广、主体培育、改革创新”五大示范行动。借力“互联网+”,选择部分果园,以点带面,大力推进“数字果园”管理系统建设。
现代服务业培育工程。砀山高速、高铁建成通车后,将汇集更多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该县以工业农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产业,加快推进李庄等地的物流产业园和物流基地建设,构筑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平台。
以国家第二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契机,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通过整合现有仓储物流资源,推进电商产业园建设,建立覆盖全县的农村电商服务站和县、镇、村三级配送机制。
抓好服务业多种业态培育,结合砀山独特的生态优势,谋划实施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和临空产业开发,大力发展康体养老、休闲度假旅游、乡村特色旅游、观光农业、体育赛事、通用航空、影视拍摄、书画培训、风景写生等新兴业态,带动砀山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李艳龙 本报记者 张化云)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近年来,砀山县把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作为优化结构,促进产业调转促的重要抓手,坚持“选址适宜、布局合理、规模适度、饲养科学、防疫严格、治污达标、管理...
砀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砀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