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自2013年7月砀山县被评为安徽省首批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县以来,该县不断从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服务体系、加大扶持力度入手,助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现如今,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合作社会员已成为该县扶贫脱困的“急先锋”。
据统计,该县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达到2369家,注册资金达到34.3亿元,入社农户15.8万户,占农业总户数的68.7%,带动非成员农户22万户。建成产业化联合体31个,带动近6万户农民发展相关产业,实现户均增收1.79万元。
近年来,该县紧紧依托种植业、养殖业及其他特色产业,鼓励种植养殖大户、村干部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资金、技术、人才上给予更多的倾斜。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质砀山酥梨面积达到30万亩,新品种梨面积20万亩,设施水果面积达到5万亩,优质瓜菜面积15万亩。合作社也由最初单一的生产技术服务,向产加销一体化方向转变,形成了小生产大经营的格局, 实现了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全县超过30家合作社被评为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超过900家合作社创办了经营实体,300家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建立示范基地。同时,该县还积极推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较好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更趋制度化和规范化。短短两年多时间全县已新增国家级合作社5家,累计达到10家;省级合作社7家,累计达到18家;市级合作社86家,累计达到104家;县级示范合作社达到316家,780家合作社通过了规范化建设认证;180家合作社注册了商标,其中还有2家合作社获得地理标志认证,5家合作社获得有机食品认证,60家合作社获无公害认证。31家产业联合体社员户均增收达1.79万元。(陈培建)
新闻推荐
近日,在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的市两级法院工作会议上,砀山县人民法院喜获“2015年度全市法院综合考核总成绩位居前列奖”。这是继2014年度荣获“全市法院综合考核第一名”后...
砀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砀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