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砀山县以提高城乡群众的幸福指数为出发点,通过宣传教育、增加投入、建立长效机制,全力打好城乡面貌改造提升攻坚战。
宣教教育助提升。该县先后编印《文明创建倡议书》、《致全县人民群众的一封信》等宣传材料10万份,在主干道两侧制作公益文化墙营造浓厚的攻坚氛围。成立创建宣传队,走街串巷,倡导市民讲文明、讲卫生、讲秩序。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大力开展“全民创建日宣传”活动。坚持组织“小手拉大手”、“两代表一委员”文明劝导、“文明家园、巾帼先行”等各种活动,汇聚各层面力量,常吹文明之风,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良好文明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增加投入促提升。该县扎实建立“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对农村环境治理做到“定人、定时、定量、定效”,明确主体责任。同时,按照人均30元标准列入财政预算,年投入3000多万元专项用于环境整治,发动群众推行“每人每月一元,垃圾杂草全扫完”倡议,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相继引资1000余万元。目前,全县16个省市重点村共谋划建设农村面貌改造提升项目117个。
长效机制保提升。该县实施县四大班子领导包镇(园区),镇(园区)领导包村的“网格化”制度,并邀请人大代表发挥监督作用,夯实“一把手”责任。各镇(园区)分别成立环境整治办和不少于15人的镇容管理队伍。按照每500人配备一名保洁员标准,配齐了村级保洁人员和保洁工具,统一解决了1700多人村级专职保洁员报酬待遇问题。同时,引入第三方考核机制,实行“一周一督查、一月一考核、一季一奖惩”,考核结果纳入党政干部综合考评,促进农村面貌持续改造提升。 (陈培建 苏文晶)
新闻推荐
本报讯 砀山县曹庄镇科技新村造林大户张勤,今年在原有果园的基础上,又流转承包土地150亩,全部栽植新品种梨树等经济果林。眼下,看着郁郁葱葱的果树,张勤又有了新...
砀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砀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