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新闻 萧县新闻 砀山新闻 灵璧新闻 泗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宿州市 > 砀山新闻 > 正文

葛集镇“小经济”鼓起农民“钱袋子”

来源:拂晓报 2016-06-02 15:1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  近年来,葛集镇以“农业增收、农民致富”为目标,积极引导农民面向市场,因地制宜发展“小加工”、“小种养”、“小打工”等特色“小经济”,盘活了农村经济发展棋,鼓起了农民“钱袋子”。

“小加工”成为增收“新亮点”。葛集镇大力发展大棚油桃,带动了周边镇村的农户一起发展大棚种植,同时也促进了大棚水泥框架加工业的发展,该镇部分能工巧匠抓住商机,生产拱棚水泥棒、长条形的空心棒、正方形的檐子板等。水果业带动了包装业,该镇新华村把收购的塑料瓶、瓶盖宝进行加工,做成了塑料编织袋,实现了资源的回收利用,产品挂在网上销往全国各地。李寨村民制售铝合金门窗、防护网,捎卖桑乐牌太阳能,年创收入10万元。此外,在相关部门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扶持下,塑料泡沫箱、动物饲料、调味品等加工业雨后春笋般地兴起,使1000多户从业农民每年增收5000余元。

“小种养”做活增收“大产业”。该镇引导村民大力发展家庭特色种养,大力倡导畜牧养殖、果树栽培等特色经济,实现了生态、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在果园里散养草鸡,不仅成本低,关键是草鸡品质好、价格高。”李寨收益农民高兴地说。范集村的村民不但发展大棚油桃,而且种上了市场上畅销的大棚车厘子、金太阳杏等,每年在春末夏初就能够获得可观收入。目前全镇家庭特色种植、养殖达到三四百户,每户每年增收1~2万元。

“小打工”成就增收“双栖农”。近年来,随着该镇本土企业的壮大,需要农民工越来越多。镇党委、政府立足民营企业异军突起,不少企业生产季节性强,需要大量的临时用工工人的实际,积极引导农民利用农闲时节到附近工厂打工,既实现了农民在家门口增收,又为企业解决了季节性用工难题。目前,全镇已有7000多名农民成为企业的“短工”,通过“小打工”,一年下来人均可增收1~2万元,许多农民变成了亦工亦农的“双栖”农民,鼓起了腰包“钱袋子”。(戴红梅  本报记者  余明明)

新闻推荐

砀山消防部门“把脉”涉考场所护航考生安全

本报讯  高考即将来临,为做好高考期间消防安全保卫工作,切实为考生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连日来,砀山县消防部门深入辖区涉考场所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及时督促...

砀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砀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葛集镇“小经济”鼓起农民“钱袋子”)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