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推进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禁令呼声铿锵在耳。此项旨在对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除弊革新的举措,同样在普罗大众中掀起了倡节俭、反浪费回归潮,形成了消费“新”风向。时至年关,记者走访发现,宿城居民今春的节前消费更加呈现出重环保、倡节俭、个性化的新特点。
1
环保理念入人心,绿色消费合时宜
零售市场:过度包装遭抵制,散装食品最亲民
“里三层,外三层”的商品过度包装早已被群众诟病已久,当消费者揭开商品“全副武装”重重包裹下的面纱,无不倍感商品本身的羸弱。这种买椟还珠的行为不仅浪费了社会的物质资源,也欺骗了消费者感情。“看这箱子包装倒好,可拎起来一点重量都没有,能有啥东西?”在汴河路某一大型超市里,正在挑选年货的一位大妈向记者说道。以保健产品为代表的高档礼品市场,用精美包装来彰显独特品位本是无可厚非,但在当前群众对高品质产品包装都产生审美疲劳的情况下,各种商品还一哄而上披上繁复包装衣,无疑会突破群众心理承受的下限,遭到民众抵制。
记者继续走访发现,小包装的干货零食、散装的土特产品成为超市货架上的一道亮色。超市用简易的塑料袋,以一两斤为准,把这些干货包装起来,轻便而实惠,得到不少市民的青睐。“这样包装起来好多啦,好拿好放,也不怕买多了!”一位顾客麻利地将几包瓜子放进购物车。“大包装、多包装,顾客自己都会说你不环保,浪费资源,你看现在居民购物都随身带着购物袋,我们当然也得改变了”。超市值班经理也从心理学角度告诉记者,“以前散放在货柜里时,市民看到那么多,心里没个度,现在换上小包装,一包两包的,有些顾客随时都能捎带一点。销售量提升了不少呢!”
酒店餐饮:节电节气降能耗,低油低脂更健康
低碳生活的流行,让美食也开始讲究环保。传统的工序繁复用料挑剔制成的“山珍海味”,正不断让位于食物链底层的瓜果蔬菜类,绿色饮食理念更加普及。随着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市民越来越认识到:吃的新鲜才是吃的健康。
三马路上一家酒店的大堂经理告诉记者,要让菜肴戴上“环保”帽子,在原料选择上,首先就要体现纯天然,在烹制工艺中则表现为节气、节电,在烹饪技法和营养搭配上,就是要使菜肴更加低脂、低油、低盐。该店适应大众环保消费推出的菜品,如凉拌苦菊、广东菜心,茼蒿苗等因绿色健康受到顾客普遍欢迎;还有烹饪时间仅为两三分钟的香椿鲈鱼卷,五谷杂粮沙拉,无油无盐的香椰紫薯球等也都成为餐桌上顾客的新宠。
还记得2012年鱼翅引来的“环保风波”曾使南京一家饭店作出“除名鱼翅宴”的决定,业内欢呼鼓舞者有之,扼腕唏嘘者有之,步之后尘者却极少,多是因为鱼翅利润奇高,商家不愿放弃这块经营。但记者走访宿城几家酒店,得到的回复都是:很少有人点。可以想象,在环保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曾作为宴席压轴、引无数食客竞折腰的鲍鱼、鱼翅等高档菜品,昔日辉煌已难再续。
烟花爆竹:用环保来拯救习俗
“师傅,今年生意怎么样啊?”记者询问了一烟花爆竹摊点的李老板。“生意啊,特别不好,跟去年比差太多了……”李老板抽了口烟后答道,“唉!大伙儿一提鞭炮就联系上雾霾天。”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部分市民认为,尽管燃放烟花爆竹不环保,但是多少年的传统沿袭下来了,买还是要买一些,不然一点年味都没有;也有一些市民推崇多买烟花,来添喜转运,但鉴于安全和政策不提倡的考虑,也在逐年减少烟花爆竹的购置。
环保理念渗透生活和传统烟花庆祝习俗之间产生的碰撞冲突,常让人们陷入两难。事实是,耗能污染的烟花燃放,将会不断远离人们的视野。在百度上搜索“环保烟花”就有800多万条相关信息,人们追求环保的脚步不会停下,也许只有符合环保要求的烟花未来才能占据市场,继续给春节增添浓浓年味儿。
2
理性节俭再回归,大众消费接地气
年货购置:冲动少一点,理性多一点
离春节还有几天时间,年货已经进入最旺销售季。记者连日走访看到,宿城各大型超市都设立了“年货街”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糕点、糖果、干果等商品琳琅满目,还有各种促销活动,极大地吊足了市民的胃口,刺激着居民的消费,一触即发。
“每年购买年货的时候,看什么都觉得要买点。刹不住,买回家成堆成山的,有些年货都过完年了还没拆包装,都浪费了!”在新开业的大润发里挑选年货的王女士也开始抵制这种冲动消费,“今年我就列份购物清单,按着单子来买,一定不冲动,不图便宜了!”
在年货购置方面,辛苦了一年的人们常想,平时奔波操劳,顾不得享受,到过年了,一定要好好犒劳自己。于是,多买乱买的现象就年年上演,至于是不是都饱了口福,就不得而知了。毋庸置疑,中央关于“厉行节约”的一系列规定,为居民向节俭、适度消费的及时转变,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冲动少一点,浪费少一点,就离节俭近一点。
餐饮宴请:家常菜品家常价,“光盘”号召你我他
“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我是光盘。”现在在各大酒店,类似的标语及宣传画都挂在厢间的醒目位置,提醒顾客适度点餐,拒绝剩宴。酒店工作人员也会善意提醒顾客。同时,酒店还为顾客提供“半份菜”、“小份菜”、“热菜拼盘”、免费打包等服务,鼓励把没吃完的剩菜打包带走。价格则按照“半份半价,小份适价”原则确定。
在一些讲排场比面子的场合,虚荣心驱使下的人们,都恨不得点上满汉全席才能表情达意,现在,“光盘行动”推出后,节俭的新风尚更受人们青睐,更让人向往。“先点这些,不够的话再加,点多了浪费,多不好。”这样的建议已然成了新的宴请礼仪。
“剩菜称重超过多少克,要多付多少元”这样的标牌规定也在一些自助店、火锅店出现。先不去探究其可行性,但它提醒民众节约不浪费的初衷,值得肯定,值得赞一个。
人情送礼:节俭送礼真心在,人际关系更纯洁
逢年过节,带上一份礼物,拜望长辈或亲朋好友,本是人之常情。但是,求奢求贵的送礼攀比之风正成为不少人人情关系的不可承受之重。在怎样送礼的问题上,大家时常感到很纠结。“现在人们生活水平都提升了,过节送礼买多买贵都不实惠,礼物要重在特别、有新意。”市民张女士讲起她的“送礼经”来头头是道,“节俭送礼吧,都是礼尚往来的,你东西送贵了,别人回的也得多,送别人实在需要的,比啥都强!”
毕业不久的小许,一月来发的几通微博全是朋友结婚的消息,小许在祝福后总无奈发声:钱包扁了……真是充满了辛酸。本来,给长辈送礼,是表示孝心;亲戚间送礼,是沟通亲情;朋友间送礼,是联络友情。只要大家都能以情意为重,以对方的实际需要为准,而不是去攀比,就不会觉得花的钱“冤枉”,心里也会舒坦自然很多。正所谓“礼轻情意重”,节俭送礼,纯洁人际关系,才是正常健康的人情往来。
见习记者 刘艳灵 本报记者 刘文晴
3
强调家庭重民俗,个性消费爆满棚
重视家庭,回归传统
公务应酬减少,家庭聚会流行。
“我们今年已经订好了年夜饭,一大家子人,我们都是独生子女,所以表亲戚之间都显得特别亲,孩子们也都盼望春节多走亲戚,多找玩伴”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说,“年夜饭在一块吃,初五小年的时候,我们还会办个小型家庭聚会,再聚一次。”
带着一家老小走亲戚,串朋友,浓浓的人情味为喜庆春节再添一抹幸福感。“到时候和家人一起出来参加一些民俗活动,看灯展啊,逛集会啊。让孩子们从小就感受一些我们的民风民俗,这儿可比呆在家对着电脑强多了。”
“对今年冯小刚执导的春晚期待吗?”记者采访市民发现,很多市民从对春晚的挑剔不满,变为等待和习惯。“看着春晚过年,这是我们过年的固定节目。我们看中的是年味儿了,是一种过年的气氛。”不少市民都这样表示。春晚有没有明星大腕并不是最重要的,春晚在人们心里的意义已是春节文化的一大体现。
热衷网购,青睐进口
通过网购、团购买年货已成为新生的消费渠道。
网购迷们认为,网购不仅便捷,而且选择余地也大,能买到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国的新年特色商品。
有新意,够个性!这是当下年轻人的追求。
自称宅男的小李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很少逛街,过节也没有给亲人买过礼物。现在在网上浏览时偶尔能碰到让人眼前一亮的小东西,买回去和家人分享。今年,他从网上购置了两个镶金的大元宝,样子十分喜庆。
近日,记者也登录一些购物网站,切实感受了一番网上年货市场的喜庆热闹。在京东、淘宝、亚马逊……只要输入“年货”二字,扑面而来的“特色年货、年货礼盒、年货礼包、年货特价、年货包邮”等足以让人眼花缭乱。烟酒、饮料、食品、服装、化妆品、果品蔬菜……各类商品一应俱全。除了品种多全的优势,网上年货的优惠价格,也是年轻人心仪网购的原因之一。“疯狂抢年货,底价闯年关”,“春节买年货,低至2折,全场包邮”,“满200,免邮费”等促销战也在各大网站打响,坐收渔翁之利的消费者自然不会错过了。
另一边,记者又从大型连锁超市了解到,今年年货购置的一个新倾向,就是进口食品的热销。居民在去掉奢华、节俭过节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生活品质。鲜纯奶,橄榄油、可可球、玉米花等受到市民青睐。
传扬民俗,点亮特色
宿州是著名的书法之乡,杂技之乡,泗州戏兴盛至今,灵璧石居四大奇石之首。今年春节过年,宿州民俗、文化特色更加彰显。
记者走访春联批发市场发现,今年的春联流行请人或自己写春联了。宿州浓厚的书法氛围孕育了一批书法名家,而功夫在民间的高手更是不在少数。留存真迹,更显鲜活的手写春联,充分展现了个性化特点,受到市民的热烈追捧。
文明创建的热潮方兴未艾,发掘宿州特色,传承宿州文明的努力一直在进行。“百戏进百乡”、“送文艺下乡”活动,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激活了宿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临近年关,各种文艺汇演活动走下基层,走上街头,将为宿城居民提供更加饕餮的文化盛宴,真正惠民利民。
推崇特色,发扬传统,在新旧观念的交织中,宿州新年的新气象喷薄欲出,文化品位进一步提升,文化内涵更加丰富。这个新年,主打的就是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个性范儿!
见习记者 刘艳灵 本报记者 本版图片由董虎 马勇 特约摄影 李鹏 摄
新闻推荐
(上接第1版)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统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张冬云进一步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在突出重点...
宿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宿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