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一年里,市人大常委会全面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中央省委人大工作文件精神,重视发挥代表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开拓创新,推出一系列新举措,使人大代表工作生机盎然,充满活力。
市人大常委会驻会组成人员每人联系代表3-5名,不驻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2-3名,目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共联系人大代表154名,畅通了常委会与基层代表的联系。同时,主任会议成员定期走访代表听取意见,通报情况;通过代表专线电话和互联网站“代表热线”广泛征集代表意见,认真落实代表知情权。
为促进代表作用充分发挥,将全市人大代表,组建成43个代表活动小组,其中8个专业代表小组。制发《关于2013年度代表小组活动指导意见》,规范指导闭会期间代表活动的开展。常委会高度重视发挥省人大代表的作用,去年11月,组织宿州市的省人大代表深入县区和产业园区,围绕城市文明创建、美好乡村建设、项目建设和司法监督等内容开展了专题视察,丰富了闭会期间代表活动。
为提高代表履职的积极性,使代表参加常委会会议具有针对性,市人大常委会于去年创新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方式,适当增加代表列席会议的名额,更加广泛听取基层代表的声音;根据会议议题,有针对性地邀请代表列席会议。这些措施的出台,使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能够更好地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张晓萍是连任两届的市人大代表,已列席两次常委会会议,说起去年参加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时仍激动不已:“由于会议审议的议题与我们在人代会期间提出的议案建议相关,大家都踊跃发言,参与的热情很高。”
加强对人大代表进行培训,是提高代表履职能力的重要方面。市人大常委会分别在去年1月中旬和5月中旬,对省市人大代表进行了初任培训。同时,在专题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中,还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辅导代表学习宪法、地方组织法、代表法、监督法以及人大制度等基本知识,让代表熟悉、掌握履职所需的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参加培训班的市人大代表徐永生对此深有感触地说:“在这里我们所学的,都是我们最需要的,对于我们更好地履行职责很有帮助。”
认真办理代表议案建议,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在去年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后,市人大常委会及时对人大代表提出的5件议案和129件建议、意见进行梳理登记,召开代表议案、建议督办会;坚持主任会议成员领衔督办制度;对代表议案和重点建议进行了集中督办。组织人大代表上门督办;坚持议案、建议重点督办,收到了良好效果。代表建议办理意见逐一答复代表,代表所提建议已经解决和正在解决的有106件,占承办建议总数的89.1%;受财力、权限和政策等原因暂时不能解决的有13件,占承办建议总数的10.9%。从征求代表对建议办理工作的意见看,代表对建议办理工作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126件,有3件不满意,市人大发回重办,继续跟踪督办……同时,根据人大代表的建议,常委会互联网站开辟了专栏,公布议案、建议摘要及办理答复意见,接受代表和群众监督。在办理关于加快宿州市美好乡村建设议案过程中,常委会紧密结合宿州市实际,抓住国家政策机遇,扎实有效地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深受广大群众普遍赞扬,《人民代表报》和《江淮法治》先后在重要版面进行大幅报道,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以前,一年来人大代表都做了些什么,我们并不是很清楚。现在,有了这个登记表,一切都写在里面了。”市人大常委会人选工委的同志拿着人大代表履职登记表告诉记者。让代表填写履职登记表,是市人大常委会去年推出的一项新举措。拿起表格,记者看到里面分了很多项内容,有代表大会期间情况、提出议案情况、闭会期间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情况、参加培训和视察情况等等。据工作人员介绍,去年12月初,他们就将登记表发给了代表,要求代表实事求是地认真填写手册中的各项内容,并经有关部门签署意见后,上交市人大常委会人选工委,作为评价代表履职情况的重要参考。“有了这份登记表,我们对自己应履行的职责更加清楚了,履行职责的自觉性也增强了。”市人大代表王展如是说。
张丙言 本报记者 谢文东
新闻推荐
努力激发宿州加速崛起的正能量——2013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宣传思想工作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市上下要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宿州跨越崛起提供强大思想引领、舆论支持、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
宿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