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俗话说“三九四九冰上走”,1月20日“大寒”已至,“四九”第三天,气温却“温暖如春”,水面上丝丝薄冰也很少看到,正可谓“大寒”不寒。这种天气未来走势如何,对老百姓生活和农业生产有何影响,对此记者采访了市气象局专家。
市气象台副台长韩枫介绍说,24日前宿州市以晴好天气为主,气温逐渐回升,最高温度可上升至15℃左右。24日受低槽影响云系较多,本周中后期有冷空气活动,气温有所下降,总的来说,天气形势有利于春运工作开展。预计本周在冷空气作用下,宿州市雾霾天气将得到有效缓解,但随着23日气温快速回升,早晚雾霾天气有可能再次出现。
这种天气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哪些影响呢?据市气象局农网中心专家孙有丰介绍,冬季温度偏高对小麦苗情和土壤墒情会带来不利影响,宿州市今年小麦播种偏早,苗情整体呈旺盛态势,气温偏高会导致农作物生长加快,抗低温能力下降,开春后如果出现大幅降温,将会严重影响小麦产量。目前,宿州市耕地耕作层土壤相对湿度在65%左右,土壤水分含量相对较低,如果持续无降水,很容易发生旱情和死苗现象。
(见习记者 余明明 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市公安局为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努力践行“群众路线”工作要求,充分利用好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做好公安工作正面宣传,进一步拓宽便民服务渠道,打造“指尖服务”新模式,经过前...
宿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