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在学校既能“玩”好又能学好?这是困扰着许多中学校长的难题。在这一问题上,市政协委员、宿州市十一中学校长李永立,却从没有停止过实践的脚步。从十一中走出来的学生,能文能武,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在该校得到生动体现。
作为一所拥有500多名教职工、6000多名学生的中学校长,李永立注重对领导队伍和教师的培养与管理。在副校长的职责分工上,李永立坚持因人而异,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充分发挥其专长。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业成绩,李永立通过推门听课、公开课等方式对老师评价,建立激励机制、竞争机制,量化业绩考核,形成“以学定教,以学评教”的教学评价模式。
为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十一中组建了舞蹈、声乐、书法、编程、航模等社团和兴趣小组,开设以科技、艺术为中心的34个兴趣班,定期举办校园才艺大赛、师生素质教育成果汇展等活动,兴趣小组里的学生屡屡在省内外比赛中斩获奖项。在2012年举行的第十七届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中,参赛的18名同学全部获奖,总成绩居全市第一名,其中有2名同学获得全国一等奖、1名同学荣获省三等奖。在全省科技创新大赛中,十一中在机器人应用、科技小发明等方面有多件作品荣获省级大奖,同时,还承担着全市模型协会的具体工作,组织带动全市青少年参与航模活动,使航模活动发展成一项拥有数万名参加者的普及性科技活动。
除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近年来“择校热”的现象,李永立把目光又投向了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李永立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敏锐地意识到宿州市内校际教育资源存在的差别,他建议政府加大投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并合理配置、有效整合教师资源,以保障所有少年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实现教育公平。
见习记者 侯磊 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本报讯 2014年春运即将开始,1月10日上午,市汽运公司召开2014年安全春运动员暨目标责任签订大会,明确任务,细化责任,确保春运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
宿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