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在谋划2014年县域经济发展时,建议各县区要打造一个在全国叫得响的首位工业产业园。笔者真诚地为打造“首位工业产业园”的做法鼓掌叫好!
之所以说这样的做法好,理由至少有三:其一,它是新的“坐标系”——“首位”标方向,“园区”作平台,“产业”是内容,“工业”落象限。这是宿州在吸取过去“照搬”、“铺摊”、“打单”、“自满”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和产业政策审慎做出的判断和抉择。当然,这种判断和抉择是富有理智、智慧和胆识的。诚然,首位产业的确定也是最有基础、最有优势、最有特色和最有潜力的。其二,它是真的“牛鼻子”。实践证明,打造叫得响的首位工业产业园,是一个地方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过去,宿州经济存在“弱、小、散、低”的短板,发展中出现过“短视症”、“急躁症”、“幼稚症”和“后遗症”。针对这样的情况,宿州大力发展首位工业产业园真是有的放矢,抓主、抓重、抓住了根本。因为它是升级换代的助推器、科学发展的主支撑、产业经济的关节点。其三,它是实的 “增长极”。开诚布公地讲,发展首位工业产业园的目的之一是“强地”,但同时也富民与惠民。众所周知,宿州地处皖北,是一个人口大市,“种粮”、“下乡”、“打工”曾是宿州落后与贫穷的代名词。为早日让宿州人从“吃糠”到“小康”,发展首位工业产业园就成为了增长点、着力点和闪光点。它能催生集聚效应,提升品牌效应,发挥叠加效应,增强竞争效应,可谓一举多得,多极发展。
当然,这一做法在明确提出之后,关键还要干得好。俗话说:说一千道一万,两横一竖就靠“干”。所以,下一步我们还要点燃激情,追求卓越,以抓铁留痕的干劲和精神,在真抓实干上下功夫,在求实创新上做文章,在首位扶持上求实效。
新闻推荐
史翔在调研城乡建设重点工程时强调保证按期优质完工打造城市精品工程
史翔在调研城乡建设重点工程时强调
宿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宿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