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于宿州云计算产业园,记者算了一笔账,同是一亩地,发展传统农业只能实现500元至1000元的年产值,纺织、服装、制鞋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可实现10万元至30万元的年产值,而云计算则能实现上千万元的年产值。“更重要的是,云计算是不冒黑烟、不排污水、没有噪音的环保产业,有助于提升城市品位。”宿州市政府一位负责同志说。
中国最大的在建云计算中心为何不在北上广,而是花落皖北宿州?宿州市高新区招商局局长徐平述说了缘由。
“从国际上看,中国与发达国家基本同时涉足云计算产业。”徐平说。2007年,Goolge首次提出“云计算”的概念。2009年,中国就开始引入了云计算,由于中国网络和手机用户以及软件公司数量庞大,促使中国的云计算呈爆发式增长,与发达国家平分秋色。云计算成为中国在信息化方面奋力赶超的重大机遇。
“就国内云计算发展而言,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也处于同一起跑线。”2010年,宿州市招商团队多次踏足广东,在承接鞋业、家居产业等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过程中,敏锐地感受到“云计算”的脉动。宿州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工业化和信息化方面,宿州刚刚起步,然而发展云计算,宿州却并不晚,而且,宿州有着独特优势——位于北京、上海的中心,区位优势明显;云计算对电能需求巨大,宿州煤电资源丰富,能够提供廉价的电能。“在其他地区,云计算企业面对的电价为每度1元以上,而它们在宿州可以享受每度约0.64元的大工业电价。”徐平说。
很快,中国第一代互联网高科技企业——世纪互联落户宿州,在建的10万平方米云计算数据中心为中国之最;全球最大的通讯设备商——华为公司紧随其后,将宿州作为该公司在华东地区唯一的二级节点。两大龙头企业引得一大批云计算企业纷至沓来,迅速形成产业集聚。为保证云计算的持续发展,宿州市组织高等院校为园区企业提供订单式人才培养,最近,宿州市还与国家工信部合作,在宿州建设全国第二家云计算工程师资格认证培训基地,每年培养云计算工程师5千名。
云计算为宿州提供了后发地区弯道超越的契机,打造了跨越崛起的新平台,宿州驾上了一朵“筋斗云”。
(原载《安徽日报》2月18日12版)
新闻推荐
2月22日,宿州供电公司代表队、实验中学代表队在篮球比赛中。宿州市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男子篮球赛经过4天36场激烈竞争,于23日决出全部名次,瑞德集团一队获得冠军、市城...
宿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