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欢乐喜庆中时,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又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将至。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猜灯谜、吃汤圆等自古以来是我国元宵节的传统习俗。良宵之夜,皓月当空,人们点起彩灯,以示祝贺。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热腾腾的汤圆,其乐融融。
据宿州学院原中文系主任周治杰介绍,宿州本地元宵节民俗在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笔下曾有记载。元丰八年(1085年),苏东坡在宿州过元宵节,并作了《南乡子·宿州上元》一词:“千骑试春游,小雨如酥落便收。能使江东归老客,迟留,白酒无声滑泻油。飞火乱星毯。浅黛横波翠欲流。不似白云乡外冷,温柔,此去淮南第一州!”宿州元宵节的热闹景象、宿州人的热情好客,在苏东坡的笔下,呈现得诗情画意。
宿州的元宵节与全国各地的习俗大致相同,但有其独具的特色。其一,饮食和祭品方面:正月十五前有个不可或缺的活动——蒸灯。家家以豆面为主搀和麦面蒸成面灯,面灯的中间留一窝窝,边沿捏出花纹,并以家人的属相蒸出如牛、马、龙等属相灯,一人一盏。其中,龙灯是每年必蒸的面灯,不管有没有家人属龙。晚上,则用麦、稻秸秆缠上薄薄的棉絮插于灯窝内作灯芯使用,加入少许麻油点燃,放在门旁、灶台、闺房等各个房间,甚至连家禽家畜的圏也不落下,以祈求人畜兴旺平安。龙灯则放在粮囤上,以祈求五谷丰登,二月初二“龙抬头”日方可食用。
此外祭品则还有各种纸、绸质灯笼及香烛、爆竹、烟花等。这些灯笼一般与当年的属相相对应,比如当年为龙年,则龙形的灯就特别多。在以往,正月十四这天就开始挂灯。而在饮食方面,正月十五当天中午,阖家小宴,比大年三十那天的要稍简单点。晚上主要食用汤圆,以祝愿一家人团团圆圆,平安美好。
其二,节日的活动。在上午和下午的时间里,赶赶集,买买东西,欣赏张灯结彩的热闹场面,观看舞龙、舞狮的精彩表演。而主要的活动则是在晚上进行。点灯、放灯、点香烛、放爆竹、放烟花。然后,大人小孩都跑到城里的集市和街面上去观灯。除观灯外,还看舞龙灯、玩旱船、踩高跷等。
在宿州观灯的主要几个地方有,城隍庙、东西两关(西关以秦巷口为主,东关以蚂蚱庙为主)、大小河南街(以大河南街为主)、中山街(以大隅口为主)、木牌坊、城四门等。
在农村,大家都跑到麦地里、野田里撂刷把,看谁撂得高、撂得远。中间用一根玉米秸秆做支撑,两头扎上麦草、豆草、棉絮等扎成刷把。当晚,村庄的四周火光四射,星光、月光与地下的火光相映生辉,非常美,也非常有意思。
猜灯谜活动,就是把谜语写在纸条上并贴在灯上,或者直接写在灯上。据悉,今年元宵节期间,宿城将在埇桥区图书馆举行为期三天的猜灯谜活动,以此来营造元宵节的文化氛围。届时,广大市民可前去参加,凡猜中者,还有精美礼品赠送。
见习记者 付雪芹 本报记者 刘春艳
新闻推荐
本报讯 去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其中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5万人。 ...
宿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