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市财政局组织召开民生办和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会议,研究部署2014年全市民生工作,提出围绕“五个强化”、实现 “五个提升”工作举措,确保圆满完成省定民生工程目标任务。
强化资金保障,提升民生工程资金管理水平。在可用财力困难的情况下,市、县(区)两级财政要积极调整支出结构,集中财力向民生倾斜,提高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确保民生工程配套资金的足额安排。同时各县、区财政要跟踪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变化,及时调整民生工程配套资金预算。要进一步完善民生工程资金专户管理、专账核算办法,从源头上有效预防民生工程资金被挤占、挪用、截留,甚至贪污等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确保民生工程资金专款专用。各级财政部门要开辟民生工程资金拨付“绿色通道”,并严格按照工程节点计划和时序进度,及时足额拨付资金。
强化工程推进,提升民生工程实施质量。建设类民生工程实施要立足长远,统筹规划。项目点布局选址要与以前年度建成项目相结合,所有项目要统筹安排,项目点工程建设与外部周边环境治理同步推进。各县区要尽快打造2-3组“点、线、面”有效结合,交通便利,外部大环境美观,经得起检验的精品工程线路,充分展示民生工程的形象,提高人民群众的认同感、满意度。继续完善民生工程协调推进机制,坚持民生工程月调度点评制度。全市民生工程年度任务下达后,市直各牵头部门要分项制定工程实施计划,明确各时间节点任务,按月进行考核、排名。
强化后续管养,提升民生工程运行效益。加强民生工程的后续管养,持续发挥民生工程的效益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各县区财政要安排民生工程后续管养专项资金,积极探索市场化运营管护新模式,对准公益性民生工程项目,采取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特许经营、购买服务等方式,实行以市场化运作为主的管养模式,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管养资金落实到位,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人。2014年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省直各主管部门与省民生办联合制定下发的33项民生工程绩效评价办法,做到绩效目标全覆盖、评价监督全过程、评价结果全应用。市民生办将探索选择部分项目引入第三方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绩效评价,既考核评价新建项目完成情况,又考核评价建成项目管养工作,评价结果纳入年度考核成绩。
强化民生工程宣传,提升人民群众知晓度、满意度。各地要迅速扭转宣传工作的被动局面,认真查找原因,改进宣传方式,提升宣传效果。不仅要发挥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的主导作用,创新民生工程社会宣传形式,还要建好、管好、用活民生工程宣传网站。同时,要开展民生工程包联走访活动,了解群众诉求,让民生工程政策家喻户晓。建立包联走访暗访抽查制度和民生工程特邀监督员制度,改进、提升民生工程工作水平。继续推广使用“安徽民生工程”形象标识,逐步覆盖到所有民生工程项目。
强化基础工作,提升民生工程组织管理水平。市及县区民生办要主动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切实履行民生办调度、督查、协调、指导的职责,把民生办的基础工作做实做细做精,不仅要洞悉上级部门工作部署、考核指导方面的细微变化,同时还要深入工程一线,全面了解工程实施情况,为领导决策、指挥、调度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改进工作,提升效能。
(张清洁 本报记者 许健)
新闻推荐
本报讯 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自1月6日开展领导班子成员驻企推进项目建设活动以来,开发区负责人驻企重点推进的18个项目建设进度正在加快推进。 &nbs...
宿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