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宿州市还出台配套文件,从土地流转、财政资金整合、金融服务、项目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扶持。试点联合体中的家庭农场流转土地,可获得每亩200元财政补助,特色产业家庭农场则分别获得3万元至5万元财政奖补。作为全省唯一的金融创新试点市,宿州积极培育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在坚持社员制、封闭性原则的前提下,推动社区性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等抵押贷款试点及家庭农场直贷试点。去年该市4家联合体通过土地使用权、待收获的农产品以及部分资产向龙头企业提供反担保,形成了龙头企业领保模式,为178个家庭农场担保贷款5625万元。该市还成立了国内首个土地流转信托计划,开启了为土地流转导入金融元素的先河。此外,宿州市还在联合体中开展了农业政策性保险提标试点。
一年多来,宿州市已培育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75个,家庭农场1500多家,农业企业317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290多个,新型职业农民3600多人,辐射带动农民90万多户,户均增收14%以上。农业经营机制创新激发了农业内生动力,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安徽日报记者 何雪峰)
【短评】
传统农业走到今天,主体缺失日益凸显。作为农业大市和人口大市的宿州,面临“人多却缺人种地”的尴尬。解决问题要善抓“牛鼻子”。该市在积极探索农业农村改革中,按照工业化、市场化的理念,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从创新农业经营机制上找到“突破口”,通过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打造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实现“三次产业联动,三大主体融合”,一揽子解决困扰农村的“谁来种地、谁能种好地”的难题,保障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和不断转型升级,这不失为一种可复制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
(《安徽日报》2014年4月7日头版头条)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近日,宿城首批53个公共自行车网点停车位标线施划圆满完成,总施工量达1500余米,由市交警支队五大队负责施工。宿城首批自行车停...
宿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