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宿州市是一个产煤大市,煤炭产业曾经作为宿州市的主导产业异军突起,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支柱之一。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的变化,煤炭产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市场疲软,成本上升,价格下降,利润下滑,特别是今年1-9月份,全市煤炭行业完成增加值同比下降13.1%,煤炭生产形势呈现出了一轮较为低迷的行情。人们担心,煤炭行业是否走到新的十字路口上。
煤炭营销增幅下滑
2012年,宿州市共生产原煤1616.7万吨,比2011年的1522.5万吨,增加了94.2万吨,增幅为6%。其中,皖北和淮北两个煤电集团所属的6家国营大矿2012年共生产原煤1566.7万吨,较2011年的1446.7万吨增加了110万吨,增幅为7%。从产量上看,总体上是平稳的并略有上升。但,从营销收入上考量,朱仙庄、芦岭、祁南、祁东、桃园、钱营孜这6大煤矿2012年的营销总收入为78.39亿元,比2011年的76.01亿元增长了3%。营销收入的增幅低于原煤产量的增幅,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原煤生产出来以后,销路不畅,积压在矿上;二是煤炭的市场价格下降。导致煤企营销收入增幅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后者,而不是前者。2012年,我国市场上5000大卡发热量的煤炭价格每吨比上年下降200元左右。
从2012年6大矿井的经营情况看,企业之间差别较大,个别矿井下滑的速度接近30%。从企业全年所入库的税金上看,也能反映出煤炭行业的经营状况。2012年,这6座煤矿共入库税金 9.31亿元,较上年的9.43亿元减少了1200多万元。两年相较,有3个矿的入库额是增加的,另外3个矿的入库额是减少的,其中一个矿2012年的税收入库额较上年下降48.4%,绝对数减少了5657万元。钱营孜矿是2009年10月刚投产的新矿,设计能力为年产原煤180万吨,而去年的实际产量达439万吨,盈利4亿元,向地方纳税25871万元,较2011年增长42.8%,在本市所有煤矿中可谓一枝独秀。究其原因,一是现代化程度较高。通常情况下,一座年产200万吨的煤矿用工要在4000人左右,而钱营孜矿只有2300人,人少产出多,劳动生产率高,效益较好;二是管理科学。新投产的生产线效能高,故障少,维修成本较低;三是多种经营。该矿去年投产了一座矸石砖厂,两条6000万块/年矸石砖生产线在全市属产量最大、设备最先进、产品质量最好的矸石砖生产线。但由于煤层情况复杂,原煤产量预计今年只能达400万吨左右,盈利水平也将较上年略有下降。今年1-9月份,全市煤炭行业完成增加值同比下降13.1%,全年的煤炭生产形势将不容乐观。
市场预期总体宽松
由于多种原因的综合作用,我国疲软的煤炭市场短期内难有明显的改变。据分析,未来几年的煤炭市场,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的总态势将继续下去。
一是市场需求持续放缓
从发电、钢铁、建材、化工这四大主要耗煤行业来看,近年来水电发展较快,火电发展缓慢,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发展更快,火力发电对煤炭的需求每年增幅很小。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目前正在压缩产能,因此对煤炭的需求不可能增加。建材产能和钢铁行业一样,属于明显过剩,两个行业的现有产能均有四分之一在闲置。至于煤化工行业,传统煤化工属于限制类产业,新的煤化工正在探索阶段,整个煤化工行业对煤炭的需求近期内难有明显增加。国务院关于化解行业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即使实施顺畅,也需3-5年的时间方能见效。因此,煤炭市场预期不容乐观。
二是新产能的投入运营
前些年煤炭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各地都在上产能,新上的产能近年来先后投入运营,给煤炭市场增添了新的压力。而煤炭产业的整合、落后产能的淘汰,由于受地方保护主义影响,进展并不是很快。
三是进口年年增加
随着我国经济的开放度越来越高,国际间经贸往来日益频繁,对煤炭的进口也逐年增加。国家虽采取了限制措施,但在经济利益的推动下,阻力很大,特别是沿海的耗煤企业,希望增加进口。上半年,全国煤炭进口同比增长了15%左右,沿海企业使用的进口煤约占沿海企业总消费量的三分之一,进口煤对国内的煤炭市场造成新的压力。
四是环境约束逐年增强
目前几个大城市已率先出台在城区内限制煤炭消费、取消燃煤锅炉等政策。随着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城市和地方对煤炭消费采取限制措施。
煤炭产业要在变中求进
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当前煤炭产业在市场瓶颈面前所遭遇的困难,必须在变革中化解,在变中求生存,求发展。
首先是思想认识要变
由于我国长期处于短缺型经济状态,国家对煤炭这种基础性产业从来呵护有加,故社会上有“煤老大”之称。我国在市场化的道路上走到今天,较以前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一波煤炭市场疲软中,国家刚提出限制进口的意见,即遭到来自沿海企业的反对。煤炭企业要彻底转变观念,主动去适应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规律,抛弃各种依靠政府“出手”救助的思想。遇到问题“找市长”已成历史,“找市场”才有出路。
其次是经营思路要变
煤炭是典型的传统产业,所有传统产业都面临转型升级问题,煤炭产业自然不能例外。人们对煤炭的传统认识就是燃料,现在要适应市场的变化,把燃料部分的变成原料,即是走转型之路。以煤炭做原料,人们首先会想到走煤化工之路。但我国的煤化工多属于传统的煤化工,对于传统的煤化工,国家曾多次发文制止,属于限制类产业。新型煤化工已在积极地试点,如由煤制油、制气等,可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走新型煤化工之路,首先会遇到人才、技术等问题,其次还要有国家的“路条”,不能盲目上马。据专业人士分析,宿州市的煤炭资源不宜搞煤化工,因为要在1520℃以上才能气化,用煤成本高,技术要求也高。因此对发展煤化必须持慎重的态度。
如果说转型有困难的话,还可以走升级之路。原煤是地道的上游产品,由上游产品向产业链的中、下游提升,特别是走煤电一体化之路,这是国内不少煤企已经在走的路子,效果也比较好。走煤电一体化之路,不但能推动能源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节能、环保、缓解运输压力,且符合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政策,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前景广阔。钱营孜煤矿准备上一座2×350mw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就地消化选煤厂洗选下来的煤泥、洗中煤,经测算、评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比较好。当然,走煤电一体化之路,亦涉及到诸多问题,如水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粉煤灰出路问题等,因此,要经过科学的论证和国家的批准。
2013年,我国煤炭企业100强的营销收入中,有60%来自非煤产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改革的步步深入,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之路还会越走越宽。
新闻推荐
12月16日,康奈鞋业(宿州)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线上工作。宿州市紧紧抓住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不放松,通过开展精准招商、链式招商,整体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等形式,加快工业集群...
宿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宿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