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至6日,省文明城市考评检查组对宿州市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行暗访检查。12月6日,检查结束已满一个月。当前,宿州市文明创建状况如何?6日上午,记者就宿城小街小巷的文明创建现状进行了实地采访。
从秦巷口路北端进入这条道路,记者看到,平整的水泥路面上干干净净,没有垃圾、落叶、污水等杂物,一路向南走去,两侧的房屋墙面上较为洁净,道路两侧也罕见商铺出店经营和车辆乱停乱放等现象。来到杜家巷,巷内道路整洁,没有垃圾乱堆乱放。在浍园三巷里,记者走进一所公厕,看到厕内地面较为干净,每个蹲位的废纸篓设置较齐全。记者还走进东坪巷、文苑巷等小街巷,看到这些街巷内都较为整洁有序。
但是,在部分小街小巷记者却看到和听到了一些与文明创建背道而驰的“不和谐”现象与杂音。来到曹寺巷,在一处写着“道德重在坚持,文明贵在行动”宣传标语的公益广告下,一大堆生活垃圾赫然闯入记者眼帘。在该巷南端,7块文明创建公益广告牌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有的甚至已整块消失。在中山街,商户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仍较普遍,行至中山街西端,记者见到一辆出租车因受乱停放的各种车辆影响,由东向西沿路“蜗行”。在大泽路,一辆文明创建劝导车由南向北缓慢行驶,对沿途出店经营、占道经营的各类店铺进行宣传教育,大多数经营户较为配合,但有部分经营户存在抵触情绪,并发出“奇腔怪调”。
记者在多条小街小巷里还发现,尽管街巷内墙上悬挂的文明创建网格化管理铭牌依然醒目,可据各街巷的群众普遍反映,自从省里的暗访检查结束后,就难以见到有关责任人了。
采访中,一些小街小巷里的住户及过往群众纷纷表示,通过创建活动,很多小街小巷的面貌得到了改善,路净了、巷美了、看着敞亮了。然而,还有一些小街小巷文明创建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说主次干道是宿城的动脉,那么,小街小巷就是宿城的毛细血管。很多小街小巷都是居民区的重要通道,扮靓它们,直接关系群众日常生活。因此,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进一步完善创建工作举措,持之以恒抓好文明创建,在小街小巷的文明创建中多关注各种细节,切实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而努力。 本报记者 王程琤
新闻推荐
市委召开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议张曙光、史翔、张冬云等出席
本报讯 12月9日下午,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议在机关服务中心报告厅举行。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郭强应邀作了题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舆论引导工作》的专题报...
宿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