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新闻 萧县新闻 砀山新闻 灵璧新闻 泗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宿州市 > 宿州新闻 > 正文

村里兴产业村美民更富

来源:拂晓报 2016-10-25 21:15   https://www.yybnet.net/

(上接第5版)目前这500户贫困农户全部脱贫,近1/3的贫困户收入超过全县平均水平,村集体每年收入上百万元,获得可持续增长。

家庭农场添后劲

宿州市埇桥区灰古镇,农民何勇是有名的“家庭农场主”。走进农场,记者惊奇地发现,全部员工就是何勇一家四口,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年净收益约20万元。

埇桥区桃东村农民王民主的家庭农场规模更大,员工除了自家老小,还有七大姑八大姨,每年家族内部都会进行一次“农场分红”。如今,这种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家庭农场在宿州市已遍地开花。

受打工潮的影响,农村出现大量空心村,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问题明显,谁来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好乡村是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对此,宿州市认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在政府的科学引导下,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单位的“家庭农场”应运而生,成为美好乡村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

去年以来,为增强抗风险能力,提升竞争力,一些家庭农场在政府的引导下,与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一起,抱团成立“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从而在农村土地上形成了一个个庞大的“农业航母”。其中,农业企业统一制定生产规划和生产标准,以优惠的价格向家庭农场提供种苗及农业生产资料,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回收农产品;合作社按照农业企业要求统一向家庭农场提供作业、技术、信息服务;家庭农场按照标准进行生产,向农业企业提供安全可靠的农产品。

“‘农业产业联合体\’的出现,盘活了农业资源,优化了生产关系,带动了整个农村经济发展。 ”宿州市农业部门有关人士说。

日前,记者在埇桥区光明村见识了“农业航母”的运作模式。该村成立的“百亩良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个集蔬菜种植、加工、销售、科研、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农业经营服务企业,公司流转土地1218亩,建成了规模连片的现代化蔬菜生产基地和果蔬加工综合车间。以该公司为龙头,6家蔬菜种植合作社和10余个蔬菜种植家庭农场联合组建了“蔬菜产业联合体”,蔬菜种植面积1万亩,种植品种达30多种,可年产无公害果蔬2万吨,并统一使用无公害蔬菜商标。

“过去合作社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现在加入一个团队,像进入了一个现代化流水线,大家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比各自单打独斗提高了利润,降低了风险。 ”一家合作社负责人说。 “农业产业联合体”大大提高了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科技贡献率,增强了村集体经济实力,也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

为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宿州市出台相关文件,从财政、金融、项目、人才、教育培训、土地指标等方面加以全面扶持。据统计,宿州市组建了63个农业产业联合体,认定了1006家家庭农场,培育了48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了3154家农业企业,土地流转面积已达141.7万亩,辐射带动农民90多万户,户均增收10%以上。这些活跃在乡村的新型经营主体成为增强集体经济实力、推动美好乡村建设的“主力军”。

编后:“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集体经济是农村的“蓄水池”,只有池水丰盈,农民家庭经济发展才有保障,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才能办起来、上水平和可持续发展,农村社会才能更加稳定和谐。

原载11月19日安徽日报

新闻推荐

日前市立医院承办宿州市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暨妇产科学

日前,市立医院承办宿州市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暨妇产科学会第三次年会,市立医院产科主任周杜娟当选为宿州市围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赵德龙摄...

宿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村里兴产业村美民更富)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