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很多人都读过,一颗小小桃核上极尽精刻细镂之功,是艺术的大美欣赏。摹景状物,本于自然,胜过天然,高超精巧的技艺,常令人啧啧称奇,叹为观止。
大美不雕至术有道,佳作怡神味品玄妙。化腐朽为神奇的雕刻工艺艺术,给我们现代生活增添高雅品味。
工艺是历史最悠久的艺术。早在旧石器时期,人类打制的石器上就不仅有了“工艺”,且已包涵有“美”的因子;而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今天看来,很多就已然是地道的工艺美术品了,诸如陶鹰尊、鱼纹盆、蛙纹壶、水纹豆、鸟纹罐、兽形壶等等。源远流长的工艺制品,取材丰富多样,用料无所不包,作者各逞其能。其品类繁多,灿若星河,风格多样,争奇斗妍,美不胜收,令人目不暇接。
工艺美术是工艺美术家制造出来的艺术。工艺美术家在熟悉物性的前提下,利用相应的工具和技术制作而成的工艺美术品,加工精良,呈现高超的技艺之美,往往给人的第一感觉或者说人们对它最普通的感觉就是精巧、精致、精心,然而工艺美术的最高境界却应是自然天成,浑然一体,不显雕琢之痕,并无造作之病,让人看时无视它的材料,不见它的技艺,忘记作者的巧思。
工艺美术绝非雕虫小技。毋庸置疑,从事工艺美术要有足够的细心、持久的耐力、高超的技术手段。然而,仅有这些还不够,更要有对天性、物性、人性的把握,对于艺术规律的把握。即不仅要进乎技矣,更要合乎道也。所以真正的工艺美术家从不满足于做“匠”,即使做“匠”,也要做通道的“大匠”。做出的东西决不能有“匠气”,才能在艺术园地占有一席之地,也才会在展览馆展示,被博物馆珍藏。
工艺美术是离人们最近的艺术。工艺美术成功地把实用品艺术化,使艺术品实用化。它摆放在宫殿,更生存在民间,散落在人们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因此,在所有艺术门类中,它是最普及、最常见、最易接受、最受欢迎的艺术。它在满足人生产、生活需求的同时,丰富和活跃生活,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既可用,又可爱;既可赏,又可玩,雅俗共乐,老少咸宜,赏心悦目,怡神养性。
工艺美术的欣赏需要修养能力。工艺美术是平易近人的艺术,天天见,甚至日日用,所以也最容易使人漠然麻木,对其习以为常,熟视无睹。其实,要真正品味其巧构的外在形式下蕴蓄的历史符码、民族习尚、作者意念,承载的源远流长的文化和文明,鉴赏其雅俗优劣高下,则有待观赏者自己的心态眼光、知识积累、悟性修养。说直白点,看一只碗并没有喝下碗中的稀粥那么轻松。
工艺美术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宿州大地上,从小山口、古台寺、花家寺、玉石山出土的石器、骨器、陶器、玉器,到后来萧窑、宿州窑、泗州窑生产的陶瓷,直至当今能工巧匠制作的陶瓷、泥塑、剪纸、皮影、根雕、毛笔、乐石砚、磬石雕刻……工艺美术可说是血脉自贯,神气自扬。近日,适逢宿州市工艺美术家协会成立暨宿州市首届工艺美术作品展开展之际,特撰并书以下嵌字句者六,以颂以贺:天工巧夺,百艺竞妍,大美不雕,至术有道,佳作怡神,味品玄妙。
新闻推荐
张曙光在实地调研新汴河景观工程时要求有序推进建设打造精品工程
张曙光在实地调研新汴河景观工程时要求
宿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宿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