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灯亮了,小区环境干净了,占道经营不见了,非法营运三轮车销声匿迹了。”自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以来,宿州市集中“治脏”,彻底“治乱”,全面“治差”,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11月6日创建检查结束后,短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不文明现象“回潮”频现,部分街道出现流动摊点、店外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现象, “回潮”之患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水平,阻碍了宿城文明前行的道路。
无可否认,一座城市的文明是一个长期地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通过短暂的创建活动一蹴而就。然而,回顾十年前宿州市的非机动车交通秩序整治过程,也许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思考和借鉴。十年前的宿城,非机动车在马路上横冲直撞,无视红绿灯,与机动车辆抢道,逆行现象严重,城市交通秩序一片混乱。当年交通安全管理部门聘用一大批交通协管员,戴着红袖章,在路口拉起绳子,阻止非机动车强闯红灯。市民从一开始的不理解、争吵、不满到后来自觉停车、等待,再到后来绳子放开、协管员退出,经过三年不懈努力,大多数非机动车主逐渐习惯、适应并遵守了红绿灯秩序。如今宿城的主要路口,当红灯亮起,环顾四周,南来北往、东待西停,交通状况井然有序。
三年的整治换来了此后的优良交通秩序。可见,真正的文明一旦养成,效果是巨大的,有惯性的,它将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提供取之不竭的推动力。但在此之前,文明需要政府来引导、来把关、来塑造。真正的文明形成之前,政府责无旁贷。
所以,面对“回潮”现象,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从自身抓起,认清自身在文明创建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拿出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坚决摒弃文明创建“一阵风”的思想,坚持“守土有责”,把“治脏治乱治差”当作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完善长效工作机制,确立阶段性目标,具体责任具体落实。针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查找原因、拿出措施、抓出成效,从根本上解决不文明现象 “回潮”、“复发”的问题,让文明成为整座城市的常态。
新闻推荐
◎核心提示:食品类价格的变化直接决定着物价总水平的变化趋势。1-9月,全市CPI累计上涨2.2%。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上涨3.7%,拉动CPI上升1.2个百分点...
宿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