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才决定着政事的兴衰。近年来,宿州市坚持把“人才强市”作为重要发展战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紧扣产业发展需求,按照“急需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的原则,着重在产业链上培养各种人才,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
“上挂学习”与“下派练兵”相结合,让党政干部人才服务产业发展
市委组织部通过采取挂任乡镇副职、外派挂职、上挂学习以及到发达地区挂职等方式,2012年选派了33名优秀干部到上海闸北区、安徽马鞍山市及省市直机关等地或部门挂职锻炼,借鉴外地经验,发展本地产业;积极拓宽实践锻炼渠道,坚持“人才下基层、基层出人才”的用人导向,让干部在发展建设一线和矛盾中心摸爬滚打,提升能力,相继选拔、选派了52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市鞋业基地指挥部、城乡建设指挥部等关键岗位进行挂职锻炼,通过分管具体工作、分片包干等形式,让年轻干部参与重难点工作,提高其服务产业发展本领。
“请进来教”与“走出去学”相结合,让企业经管人才引领产业发展
为不断提升企业经理(厂长)的综合素质,采取“请进来”的方式,举办“宿州大讲堂”和民营企业经理(厂长)专题培训班,邀请知名的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家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授课。同时,市委组织部采取“走出去”的办法,与复旦大学合作举办了“金融与投资”企业家研究班;选调市规模以上企业骨干人员参加国家产业政策和项目扶持资金申报工作培训班、全省中小型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班及工业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培训班;组织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和国(境)外考察、培训,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等知识。多渠道的引导和培训,使一批企业领头人在做大企业的同时做强产业。
“就地育才”与“校企合作”相结合,让专业技术人才支撑产业发展
充分利用本地教育资源培养企业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今年以来围绕宿州市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发展和提升专业技术人员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以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共培训各类特色产业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2200多名。积极推动宿州市企业与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宿州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对接,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做好宿州市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吸引博士生进站并开展工作;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目前市直已有8家学校确定为就业技能定点培训机构。通过实施校企合作,促进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高了区域竞争力。
侯立芬 本报记者 杨夫现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连日来,宿州移动分公司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个主题,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切入点,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
宿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