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14日上午,市长史翔调研宿州市“统筹城乡、结对共建、人地挂钩”试点工作开展情况。市委副书记张冬云,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鞋城管委会主任张忆秋及市委秘书长侯家春等参加调研。
史翔一行先后来到埇桥区灰古镇付湖村、宿马现代产业园区东城新村等地,实地调研“统筹城乡、结对共建、人地挂钩”试点工作的具体流程和运行情况,与当地群众亲切交谈,了解村民补偿安置、生产生活等相关问题,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市国土资源局、宿马现代产业园区、埇桥区政府和鞋城管委会有关负责同志,分别汇报了“统筹城乡、结对共建、人地挂钩”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
史翔在讲话中指出,“统筹城乡、结对共建、人地挂钩”试点工作是宿州市推进农民市民化和土地制度创新的有效探索,其核心是“地随人走”,实现城乡土地要素的流动,有效解决“人往哪里去、地往哪里转、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对宿州市而言,实施“统筹城乡、结对共建、人地挂钩”试点工作,就是要以地促农,城乡一体,结对共建,互动互惠,寻求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新模式,探索农村改革发展的新路子。在今后的试点工作中,各地各相关部门要抓住这个难得机遇,把“统筹城乡、结对共建、人地挂钩”试点工作作为切入点,强力推进土地整理和复垦工作,推进园区和村庄的结对共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积极引进现代农业联合体进行规模经营,全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不断积累经验,破解难题,加快发展,为加快推进“四化同步”和城乡统筹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张冬云指出,实施“统筹城乡、结对共建、人地挂钩”试点工作意义重大、机遇难得。“统筹城乡、结对共建、人地挂钩”试点工作既有利于破解用地难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又有利于维护农民切身利益,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居住条件。实施“统筹城乡、结对共建、人地挂钩”试点工作,要进一步加大土地复垦整理、安置房和保障房建设、美好乡村建设、农民权益保障、农村土地流转和现代农业“两区”建设等与之关联项目的实施力度,进一步完善机制、科学规划,加大宣传、加强调度,全力做好内容设计、流程控制、政策制定等具体工作,为加快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本报记者 谢文东)
新闻推荐
农历癸巳年十月十七第14398期宿州市区天气预报天气:晴转多云风向:...
宿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宿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