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新签约项目31个,协议引资176.98亿元,其中9个为超10亿元项目。从项目类型看,除云计算产业项目外,这个开发区还引进了新材料、新能源类项目5个,生物科技类项目3个,家居制造项目14个。从资金投入和收入来看,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94亿元,占年度任务99.4%;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1.19亿元,完成年度任务105.9%;财政收入2426万元,完成年度任务121.3%;新引进企业31个,完成年度任务155%,其中超亿元企业24个,完成年度任务240%;政府融资6.25亿元,完成年度任务208%。发展成果的丰硕,显而易见。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对市高新区的倾心关怀和大力支持,无疑为其“致力于打造中国最有品位的高新区”这一发展愿景,铺设了高速轨道。尤其是8月20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曙光,市长史翔率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来到高新区调研,为其进一步加快发展送来强劲“引擎”——
“市直各相关部门不仅要简政放权,而且要职责跟进、服务跟进、督导跟进,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市高新区管委会要切实将职权用好,推进高新区的加快发展”,“要着力抓基础、抓项目、抓环境,抓好园区管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入区项目的质量关,凝心聚力打造好园区的‘软环境\’”。这是张曙光书记的重要部署。
“在简政放权、优化园区发展环境方面,要尽力下放市级管理权限”,“在加强领导干部和人员配备,充实园区工作力量方面,应本着专业、精练、高效的原则予以适当增加”,“市高新区要精心组织,勇于创新,尤其在下放的权力行使上,要配备高素质人员,累积相关经验,创新体制机制。”这是史翔市长的严格要求。
促进发展,其心可钦,其志可佩。
在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推进下,今年以来,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抓主抓重、苦干实干、提速提效、争先争优”的十六字方针要求,以市级行政管理权限下放为契机,积极做好与市直相关部门的权限对接工作,进一步优化项目审批流程,提高项目服务质量,加快项目建设速度。同时,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原则,以“没有企业的错,只有政府的错”的胸怀,提供“保姆式、管家式、顾问式”服务,落实项目联系人制度,切实优化投资环境,为实现“招来一个、引来一批、建成一片”的发展形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高新区发展活力丰沛,正日益成为宿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之一。未来,将锻造“宿州高新”品牌,为宿州市再添一张对外展示与交流的闪亮“名片”。
本报记者 王程琤
新闻推荐
市领导带头在公开承诺书上签名
宿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