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大众日常语系中常见的热词,它一直被公众和媒体反复提及并不断品味、解读以及演绎。 当下社会,随着众多有关诚信的话题不断延展和发酵,促使公众达成这样一个共识:诚信弥足珍贵,维系着社会正常运转。
但在发展、变革的大背景下,新思潮的不断涌现,价值观的日益多元,让“诚信”这一传统美德大有过气之势。鉴于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诚信。诚信,即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诚”有为人之道的真诚、诚实之意;“信”是守言行诺,“言必信,行必果”。 诚、信二字意思相近,从逻辑关系看,只有待人以“诚”,才有受人之托的“信”。
在历史的时间轴上,诚信有着其鲜明的标记。既有“季布无二诺,侯赢重一言”的历史典故,也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等众多先贤圣人的谆谆告诫,更有“狼来了”之类的民间通俗文本。所有这一切都在为“讲诚信为荣,不讲诚信为耻”作注脚。诚信,是一切价值的根基。这历经千年风云考究,放之四海皆准的铁律更要在现代社会传承发扬下去。
当前,宿州市正在紧抓皖北振兴、产业转移等历史机遇,全市上下始终坚持“抓主抓重、苦干实干、提速提效、争先争优”,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项目建设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必须强化以诚待商、以信招商。试想,谁会和一个满口谎言、乱夸海口、说一套做一套的虚伪狡诈之人合作?一座城市也是如此。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商业合作,遵循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这个德就是诚实守信、重守承诺。只有以诚信为本、信守承诺,才会赢得信誉、赢得资源、赢得市场。
宿州市目前正在掀起的效能风暴就是要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能,强化执行力。怎样强化执行力?就是要提升公信力。公信力弱,必定有令难行,也就不可能有很强的执行力;而执行力弱,一些方针政策难以兑现,也就没有多少公信力可言。只有各级行政机关坚守“言必信,行必果”的诚信意识和“守诺如山”的诚信形象,才能做到取信于民、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然而,知易行难,但世上难事就怕“认真”二字,贵在坚持不懈。只要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把诚信当做为人行事的基本准则,作为对外沟通的行为规范,不断增强信用意识,凡是承诺的事项,都必须不折不扣地兑现到位,决不朝令夕改、言而无信,坚定地竖起“重诺守信、言出法随”的“宿州诚信”大旗,那么,诚信就是描绘宿州科学发展蓝图最厚实的底色,构筑宿州加速崛起高地最坚实的基石,奏响建设“四个宿州”强音最本真的旋律。
新闻推荐
宿马园区黄树秦村新貌。 本报记者 董虎 摄本报记者 许健 马远征在花果飘香的皖北大地上,建设美好乡村的热潮一浪高过一...
宿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