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风景如画的宿城滨河公园健身。本报记者董虎 摄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职责所在,更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展创建活动,就是要回应群众期盼,让创建过程成为环境持续改善、秩序持续优化、服务持续好转、群众持续受益的过程,使全市人民不断提高认同度、增强幸福感,使创建工作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
——市委书记张曙光
一项文明创建活动的非常之举
9月10日,周二,全市首个“文明创建日”,细雨蒙蒙。当天,在文化广场、银河一路、淮河路、人民路,在宿城的大街小巷,市直76家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冒雨走上街头,发放传单、劝导交通、清除小广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投身到全市文明城市创建中来。
在人民路两侧、港利小区门前,市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志中的率领下,正仔细清除墙壁、门面四周的“牛皮癣”、小广告。“先洒上一点水,把小广告浸湿,这样再清除起来就方便多了。”在现场,何志中亲自上阵,率先垂范,一边清理,一边提醒周围同事如何更好更快地清除小广告。大家热情高涨,提着水桶、手拿铲刀,不一会儿,沿街店面的小广告就被清除了大半。看到此情此景,在港利小区门前经营小超市的李女士告诉记者:“文明创建给我们创造了整洁的环境,整洁的环境也给小店带来了人气。对于这项活动,我们肯定欢迎,也很支持。”
在武夷商城,市政协的工作人员早早来到责任路段,搭起宣传棚,支起宣传桌,向过往行人宣传文明创建工作的意义、相关规定和要求,提高广大市民对创建活动的知晓率。市政协副主席李令臣带领工作人员,走进沿街店面,向店家宣传“四清”、“五化”、“门前五包”的基本要求和规定,鼓励市民群众热情参与到全市文明创建工作中去。看着手中的宣传册,市民马先生高兴地说:“冒着雨还出来搞宣传,看来这次创建日活动是实实在在的,没有花架子。作为市民,我们也应当予以配合,争当文明市民,积极支持宿城文明创建。”
作为当天“创建日”活动的参与者,市城管局局长甘大庆表示,创建文明城市是今年全市一项重点工作,仅靠几家单位、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作为市直机关工作人员,我们更应该发挥率先垂范作用,积极参与到创建活动中,以自己实际行动来引导、鼓励全市人民参与创建,为全市创建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宿州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一项重要举措,“创建日”活动自该日起,每周二开展一次,将持续到今年年底。市直76家机关单位开展每周二“创建日”活动,对城区16条主干道实行分段负责制,通过开展宣传动员及督促检查“四清”、“五化”等行动,推进创城活动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活动坚持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形成制度。
人人动手,扮靓宿城。作为创建活动中的一项创新举措,创建日活动是宿州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活动的一个缩影。“滴水见世界”,创建日活动折射出自7月25日启动以来,宿城创建充分发动群众,全民动员、全民参与的理念和思路。
一个回应群众热切期望的重大决策
宿州对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并不陌生,多年来,虽然在创建工作上进行了努力,但成效不明显,群众有怨言,一直没能取得省级文明城市的荣誉。深刻剖析其原因,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认为,宿州不应是“脏乱差”的代名词,问题在于管理引导不力;宿州不应是创建工作的凹地,问题在于追求目标不高;宿州不应是各项工作的尾巴,问题在于激情担当不够。创建活动必须高调吹响“集结号”,发出“动员令”,提高标杆,点燃热情,背水一战,誓夺省级文明城市称号。
开展创建活动是对群众期待的积极回应。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持续推进城乡建设,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硬件”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但在城市管理“软件”建设方面,措施不多,用力不足,效果不好。在创建活动启动前夕,市政协的文明创建专题调研报告,在《拂晓报》公开发表后,广大群众高度关注,反响强烈,“我们感受到巨大的压力,这使我们下定决心,抓好创建活动。”市委书记张曙光强调,“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职责所在,更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展创城活动,就是要回应群众期盼,让创建过程成为环境持续改善、秩序持续优化、服务持续好转、群众持续受益的过程,使全市人民不断提高认同度、增强幸福感,使创建工作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 (下转第2版)
新闻推荐
农历癸巳年九月初八第14365期宿州市区天气预报天气:晴转多云风向:...
宿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宿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