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自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活动以来,宿州市城区的市容市貌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0月8日,记者跟随市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探访了城区部分设立在主干道附近的垃圾置放点,记录下了一些与创建工作不协调的场景。
场景一:磬云路南端垃圾成堆
磬云路南端,与迎宾社区的大王庄居民区形成了一个三叉路口。正是在这个路口,一处与宽敞干净马路及马路两侧新建建筑极不相衬的垃圾堆赫然出现在眼前。几个水泥下水管被废弃在这里,地面上还残留着一些没有被清走的建筑垃圾,红的、白的、黑的、绿的塑料袋里包裹着各类生活垃圾,从破损塑料袋中露出的烂菜叶子、残羹剩饭等,不仅发出阵阵恶臭,还招来了数不清的苍蝇蚊虫。
场景二:拂晓大道旁围栏“遮丑”
记者一行人随后开车来到拂晓大道,沿途景色优美,如果不是工作人员提醒,记者完全没有在意路边一处玉米秆做成的围栏背后,竟又是一处临近主干道的垃圾堆。这处垃圾堆设在了由拂晓大道通往陈道庄的村路上,垃圾场不但侵占了路边的土地,就连村路也有部分被垃圾占据,居民们经过只能脚踩垃圾走过这段路。由于垃圾场紧靠拂晓大道,着实影响市容,环卫处的工作人员只得用玉米秆做了个围栏为其“遮丑”。
场景三:沱河路西侧垃圾池形同虚设
在沱河路西侧的路边,记者看到的垃圾场之前有所不同,这里在沿路设立了3个垃圾池,路西居民区的居民每日的生活垃圾均是丢弃在这3处垃圾池中。虽然有垃圾池,但池体也已破烂不堪,且有不少垃圾被抛撒在池外,垃圾池形同虚设。
记者在探访途中,采访了几位居住在附近的市民,发现这几处垃圾堆均已存在多年。王大娘就住在距离磬云路南端垃圾堆不到20米的地方,作为距离垃圾堆最近的居民,无论是随风四处飘散的塑料袋、纸片,还是成群的苍蝇蚊虫,以及经久不散的恶臭,都令王大娘一家深受其害。
(下转第2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 市汽运公司自9月2日至年底组织开展以“关爱生命、文明出行”为主题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劝导广大市民文明出行,提高市民文明交通素质,提升城市文明。截...
宿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