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假如在你家门前放一堆垃圾,你能无动于衷吗?显而易见,你不会容忍这种现象发生。同样道理,城市出入口、城乡接合部作为城市的“门户”,也不应成为垃圾的“容身之处”。9月24日下午,记者调查发现,宿州市部分城乡接合部、城市出入口和外环路垃圾成堆、乱搭乱建、脏乱差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
当天下午,记者冒着细雨,沿着外环路一路前行,沿途发现,随着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深入推进,沿路两旁的环境卫生得到了有效治理:大多数沿路村庄整洁干净、路口交通井然有序、宣传标语响亮醒目。但仍能看到,部分城乡接合部依然存在诸多不文明、不和谐的现象。
下午4时许,记者在外环南路与淮海南路交叉口看到,沿路堆积着不少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有些地方堆放的垃圾严重影响到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交叉口南侧的道路绿化带杂草丛生,脏乱不堪;一些商铺、工厂出店经营,在门前随意摆放商品;道路积水严重,许多行人被迫绕道而行……诸多脏乱差现象,影响了城市的文明形象。住在附近五里村的村民岳大哥告诉记者,这里处在城乡接合部,人口素质参差不齐,再加上卫生、绿化、下水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不配套,使得这里的环境卫生较差。
在外环南路采访时,记者看到,仍有几处城乡接合部的环境卫生较差,管理较为混乱,特别是道路两侧设置的废品回收点、木料加工点,把收集的废品、木料堆积在路旁,既影响市容市貌,又对市民出行带来影响。
“针对城乡接合部出现的问题,不能采用简单的临时处理方法,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住在环宇社区的吴大姐建议,长期以来,城乡接合部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难点,希望相关部门在加大对城乡接合部硬件投入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城乡居民群众不要乱倒垃圾、乱排污水和爱护环境卫生的教育,使城乡接合部的文明程度能不断得到提高。
(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本报讯 “十一”国庆长假即将来临,为保障国庆长假期间宿州市公路安全畅通,提高群众的出行质量,市公路局立足实际,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强化工作措施,并...
宿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宿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