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一条消息吸引了广大宿州市民的眼球——2017“华为·宿州云产业合作高峰论坛”将于6月9日在宿州市隆重召开。届时,来自全国各地政府机关、云计算企业和新闻媒体的1060名嘉宾齐聚宿城共商大计。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近年来,宿州市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抢抓机遇,创新思路,紧盯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云计算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云端城市的建设搭建了新平台,探索出“率先发展基础云、注重建设平台云、全面开发应用云”的“宿州模式”。
2013年2月,经省政府批复,宿州市高新区正式成立。作为安徽省云计算产业集聚发展基地,高新区致力于发展云计算、智能制造主导产业。随着世纪互联、华为、中国电信的强势入驻,目前基本形成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影视动漫、生物医疗等特色板块,初步形成“五大园中园”产业集群。长城宽带、斐讯、浪潮等“基础云”龙头企业率先布局,阿里云、金山云、科大讯飞等“平台云”相继落户,上科院、亿赞普、阿尔法、中国网库等“应用云”企业各具特色,国盾量子保密大数据工程中心、安徽气象云平台、石墨烯超计算中心等重大特色项目先后建设投运,总投资达353亿元。
目前,已有500余家云计算及其相关企业扎根宿州市发展。其中,“基础云”建成4万平方米数据机房;政务云、教育云等智慧城市业务全部迁上“宿州云端”;“平台云”引进华为、金山数十家龙头企业,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云服务;“应用云”形成动漫渲染、手机游戏、电子商务等特色板块。2016年,高新区正式被授予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基地,当年实现财政收入2.51亿元、企业产值104亿元。今年一季度,实现财政收入1.26亿元,企业产值28亿元。
为推进云计算产业发展,宿州市还专门为云计算企业提供标准化厂房、人才公寓、医院、学校等配套设施保障,出台多项配套措施加强科技创新企业孵化器建设,并通过帮助企业与省内外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技术支持,引导产业链内部各种形式资源整合和横向联合,促使产业园形成集团化、组织化发展模式,培育产业高端创新集群。目前,宿州市云计算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完善,逐步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
下一步,宿州市还将以云计算及大数据的开发应用为核心,以云计算、智能制造为主要发展方向,全面发展基础云、平台云、应用云的宿州模式,打造云计算产业链,力争到2020年实现500亿元的产值目标,建设“立足安徽、服务华东、辐射全国”的千亿级云计算特色产业基地。 (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河长制是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坚持问题导向,落实地方党政领导河湖管理保护主体责任的一项制度创新。河长制以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加强水污染防治、加强水环境治理、加强水生态...
宿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宿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