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新闻 萧县新闻 砀山新闻 灵璧新闻 泗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宿州市 > 宿州新闻 > 正文

文化长廊中的本草埇桥

来源:拂晓报 2017-06-02 15:20   https://www.yybnet.net/

宿州埇桥,地上绿禾,地下乌金,滋养出千载英雄吼,一地古原诗。在新旧更迭、生长消亡的铁律面前,这里布衣草履的先人,有着“尝百草”的勇气,也传承着“百草治百药”的智慧。在“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岁月,这里的独特本草,虽“身为下贱”,却着实解除着百姓的病痛,成为他们安身立命的又一支撑。本草埇桥、绿色埇桥、健康埇桥,谁不说咱家乡好。

“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于后人切记牢,三月茵陈能治病,五月六月当柴烧”。时间,能让本草走出风情万种,也能让本草走出烂柴一捆。据载,三国时期皖北地区黄疸病流行,华佗用茵陈蒿嫩叶施治,十分有效,但必须是阳春三月的茵陈嫩叶,多卷曲成团状,灰绿色,全体密被白毛,绵软如绒。早春,茵陈萌芽,贴地生长,山间、地头随处可见。它经冬不死,因陈根而生,故名因陈或茵陈,百姓俗称它“茵陈蒿”。那一抹抹茵陈绿,是各类肝胆病人的福音。茵陈作羹,茵陈当茶,茵陈为药,本草茵陈,菩萨心肠。

朝中阁老,山中王枣。生长在埇桥北部山区的王枣子,是有名的野生药用植物。当地百姓有服用王枣子汤治病的传统,流传着“是疮不是疮,三碗王枣汤”的谚语。王枣子浑身是宝,也颇具传奇。楚汉相争、燕王征北,王枣子分别救治过刘邦、朱棣的伤病员,为他们日后夺取天下助了一臂之力。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农村缺医少药,尤其是抗生素极缺,王枣子独有的退热、止痛、消炎等功能,便在老百姓身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有关科研机构在夹沟荒山上建立种植基地,仿野生种植,并对全草进行有效成分的成功提取和分离,2014年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宿州王枣子”地理标志注册商标,使王枣子有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王枣子的生长土壤分为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最好的王枣子是在“烂石”中生长的。那些被种到大田地里,并加以追肥施药的王枣子,看似长得茁壮,其实它固有的药性可能几乎被消解殆尽,有的甚至不利于人体健康。可见,“中医要亡亡于药”,并非天方夜谭。

空腹食之为食物,病时服之为药物,药食同源。薄荷二月老根长苗,清明前后分枝,嫩叶成对而生,有一股浓郁的清香。凉拌薄荷,是春天人们餐桌上的一道好菜。药用则有清热泻火、消炎止痛的功效。老鹳草又名老鹳嘴,春天采来拌面蒸食,余香满口。药用治疗关节酸痛、跌打损伤、痢疾、疮疖等症。《江南通志》载:“老鹳草,熬膏酒眼,大补元气,宿产为良。”蒲公英又叫黄花地丁、婆婆丁、苦蛮菜等,头状花序,花开后种子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的生命。春天采之可生吃、蒸吃、炒吃、做汤。晾干药用,对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等都有疗效。野枸杞,百姓又叫它“甜乞乞芽”,山间、沟边或老坟边常有生长。春天的嫩叶亦称枸杞头,可焯炒食用,亦可作茶。《本草纲目》载:“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药用具有降低血糖、抗脂肪肝、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功用。马齿苋,俗称马马菜,生命力强,茎红叶绿,肥厚多汁,无毛,百姓又叫它“晒不死”。嫩茎叶凉调或晒干以备炖肉,美味可口。全草可供药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利尿等功用,种子明目。紫苏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夏雨过后,常见于庭院、杂树林间。紫苏作菜,一般用嫩叶茎凉拌或作羹、汤,或挂糊炸食,别具风味。它又是居家常用的调味食物。《本草纲目》载:“紫苏行气宽中,清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菊花分甘、苦两种。若食用,甘菊为宜。近年,菊花涮火锅成了一道高档时髦的菜肴。若入药,则甘、苦皆可。有诗赞曰:“四君子里一娇葩,凌霜傲骨世人夸。风流千古东篱下,冷香一秋百姓家。本性微寒甘苦味,方便廉价疗效佳。清热平肝明双目,常把菊花饮作茶。”

“道上钩衣苍耳子,风前聒客白头翁”。苍耳子俗称戗子,为成熟的种子,状如刺猬,粘挂在动物皮毛或行人衣上很难脱落。苍耳子入药,能通鼻窍,对治疗头痛,皮肤病及风湿引起的麻痹疼症均有疗效。民间也用于治疗肩周炎。菟丝子危害庄稼,细如皮筋,缠缠绕绕,尤其爱寄生在大豆秸秆上,有的可致绝收。但它的种子却是名贵中药材,有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的功效。车前子,常生长在道边以及牛马的蹄印中,故有车前、当道的名字。因叶片长椭圆形,形似猪耳朵,百姓又叫它猪耳朵棵子。它的草、根、子均可入药,主气癃、止痛,利水通小便、除湿痹等。

端午挂艾避邪毒,广收本草续离骚。艾叶芳香,五月连根拔起,阴干后收取叶子,揉成艾绒制成条,是针灸治病的主要药品。半夏是味良药,以宿产最佳,故《本草纲目》名为“宿半夏”。除有化痰、和胃的功效外,还可用来治疖肿、外伤等。曼陀罗,一年生茄科植物,有臭味,开白色或粉红色喇叭花,路边野地常有。它最有名的功用,是三国时期神医华佗将它作为主要材料,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剂麻醉药“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要说埇桥本草生命力最强、最低贱的当数茅草了。荒山、野岭、沟边、道旁到处都有。它春生芽,布地如针,是孩子们喜欢吃的“茅荻荻”,夏秋生白花,挖根洗净洁白,称白茅根,入药则具有利尿止血的作用,亦可护肾。

山川平原生百草,便留良药济苍生。埇桥本草很多,难以一一表述。它不仅护佑着这里人们的健康,也成了中医药传统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页。“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伴随着绿色、健康、文明的厚植,本草埇桥又将走出一片新天地。

文/张炳辉图/武正彪

新闻推荐

宿州路幼儿园举办庆六一活动

5月27日上午,合肥市宿州路幼儿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庆六一活动。此次庆六一活动精彩纷呈,形式多样,全面展示了宿幼素质教育的优秀成果。黄进...

宿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宿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文化长廊中的本草埇桥)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