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宿州市公安局为进一步营造政治上关心民警、精神上鼓励民警、工作上爱护民警、生活上体恤民警的良好氛围,积极构建和谐警营、幸福警营、快乐警营,不断增强队伍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制定实施“从优待警、真心爱警”十项措施。
全面实施素质强警战略。鼓励民警参加本科以上在职学历教育,在时间上、经济上给予支持。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典型,适时安排到省级以上公安院校或其他高等学府短期深造学习。对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和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民警,给予一定的补贴或奖励。
有效拓展民警职业发展空间。继续向市委、市政府争取干部的配备,优先选用符合晋职条件、在基层一线工作多年、有突出贡献的民警,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漂亮干事、干净干事”的同志选拔任用到胜任的领导岗位或重要岗位上。优先把在完成急难险重工作中表现突出或多次受到表彰奖励的民警列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候选对象。
落实民警表彰奖励措施。加大表彰奖励工作力度,积极协调财政等部门,争取提高表彰奖励经费预算额度。坚持表彰奖励向基层一线倾斜,进一步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强化激励机制,调动广大民警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基层一线民警占表彰奖励总人数的85%以上。
继续关爱民警身心健康。每年组织在职民警进行一次身体健康检查,增加特殊岗位民警体检项目,对患有重病或有迹象表明可能患有重病的民警,及时安排复查、就诊,确保患病民警能够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建立民警心理健康疏导机制,配备心理行为训练设施,邀请心理专家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咨询活动,进行心理调节,缓解心理压力,预防心理疾病。
不断完善民警伤病救治制度。逐步争取提高民警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额度,每年为在职民警办理一次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有效拓宽因公负伤、致残民警的医疗救助渠道。畅通民警快速救治“绿色通道”,坚持“先行及时救治、事后补交费用”原则,确保因公负伤民警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最大限度保障民警生命安全。
严格执行带薪休假制度。按照《公务员法》、《职工带薪休假条例》等相关规定,科学调整勤务模式,制定民警休假计划,通过轮休、串休、补休、化整休为零休等多种形式确保95%以上的民警得到及时休整。在民警子女参加中考、高考时需要陪考或家中有重大事项需要民警亲自办理的要优先安排休假。在侦办重大案件、处置重大事件、执行重大安保任务结束后,要及时安排民警补休,避免过度疲劳。
建立功模民警休养机制。适时组织优秀民警、功模民警休养活动,缓解民警工作压力,调整身心状态,使他们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不断创造新的工作业绩。
进一步加强警营文化建设。开辟公安业务知识大讲堂,成立公安文联,举办书画、美术、摄影、演讲比赛、文艺汇报演出等各类警营文化活动,提升“文化育警”工作水平。举办民警从警纪念荣誉仪式,提升民警的归属感。适时举办民警球类、棋类、警体技能比赛,培养民警健康向上的情趣。提供民警展示个人才艺平台,对在学术、文学、艺术等领域获得荣誉的民警给予适当物质奖励。
切实维护民警合法权益。建立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警务督察部门牵头,纪检、政工、法制、信访、刑侦、治安、警务保障等部门参加,警察协会配合的维护公安民警正当执法权益委员会。在民警受到诬告、侮辱、恐吓和人身伤害、打击报复等不法行为侵害时,由维权组织负责协调处理,依法及时查处诬告陷害公安民警的行为,并以适当方式澄清事实、消除影响;依法及时惩处报复袭击民警、妨害民警依法执行公务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民警的合法权益。
宿公宣
新闻推荐
(上接第1版)目前,县区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土地承包仲裁委、覆盖所有乡镇的土地流转服务分中心和土地纠纷调解庭均已全面建立,85%以上的行政村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站和土地纠纷协调小组,全市县、乡、村...
宿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