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新闻 萧县新闻 砀山新闻 灵璧新闻 泗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宿州市 > 宿州新闻 > 正文

扶贫路上幸福多

来源:拂晓报 2017-06-14 17:01   https://www.yybnet.net/

“做梦都没想到,俺这黄土埋到脖子的人了,还能享受到这份幸福,出门就有水泥路,两边还有大路灯,垃圾天天有人扫,能活到这份上,值了。”埇桥区解集乡宣杨村宣山自然庄86岁的贫困户林元信,6月11日向笔者说这话时竖起了大拇指。

林元信家门口的水泥路,是今年埇桥区实施的乡村道路扶贫工程。老人的门口是一条宽5米、长460米的穿村主干道。路边每隔100米就有一盏太阳能路灯,每隔50米就有一个绿色垃圾桶,村民刘西峰是这段扶贫路的保洁员和道路养护员。

刘西峰今年67岁,也是村里的一名贫困户,他每天早上5点多钟起床,开着一辆电瓶车,车上插着一面小红旗,上面用黄颜色的字写着“宣山村扶贫路养护员”。见到刘西峰时,他正在一户门前清理柴垛。

“路边不能堆柴草,不但影响道路畅通,还影响环境卫生。”老刘一边将柴草装进电瓶车,一边告诉村民,同时把一张“门前三包”乡村民约贴到村民门口。这条路是一个月前才修好的扶贫路,光清理路边柴垛、旱厕、猪羊圈等就有200多处,生活垃圾500多吨。为保持道路整洁,老刘每天要在这段路上来回清扫三四次,哪段路的路肩不平,他会及时修整,谁家车辆放在路上,他也会及时劝开。“每月有500元的收入,吃油盐、买青菜、缴电费,够俺老两口一个月的开支。”老刘对这份工作十分满意。

宣山自然村的东边是青铜山,东北方向是宣山水库,这条扶贫路一直修到东山脚下和水库边。村民徐成平的4亩果园就在青铜山的山脚下。“过去摘下来的麦黄杏装在小四轮里往城里运,要走5公里的烂泥路,坑坑洼洼不说,好好的杏经过这路一颠,就变成了烂杏,两毛钱一斤都没人要。”徐成平说,今年这条扶贫路一直修到山底下,邻村的扶贫路也修得平平坦坦,一车就能拉到城里,每公斤可卖6块多。今年的4亩杏已经收入近5000元。“估计这车杏又能收入800多块。”徐成平拍了拍身边的三轮摩托车,非常自豪地说。

(下转第2版)

新闻推荐

健康脱贫重“五率”

今年以来,宿州市埇桥区多次组织人员对全区28家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健康脱贫“五率”进行考核,取得显著成效。入户宣讲率提高。包保人员、乡村医院不断增加入户次数,为贫困人口讲解健康脱贫政策。...

宿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宿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扶贫路上幸福多)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