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新闻 萧县新闻 砀山新闻 灵璧新闻 泗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宿州市 > 宿州新闻 > 正文

种养结合 肥水流进大家的田

来源:拂晓报 2017-07-18 17:01   https://www.yybnet.net/

在很多人印象里,一提到养猪场,那就是苍蝇乱飞,臭气熏天。然而,走进埇桥区顺河乡兄弟养殖场,却是另一番景象。高大挺拔的杨树下是一排排猪舍,猪舍的屋顶上装有排气设备,种猪房、哺乳房、断奶房、饲料仓库、自动喂料机整齐排列。占地30多亩的生态园内,石榴、木瓜、桂花、雪松等十多种花木生机盎然。

笔者看到,在养猪场的东北角是一个1000立方米的发酵罐和一个600立方米的储气罐。从这里发出的电,可以送到场区内的每个角落,照明等生活用电每月节省电费1.5万元以上。紧挨着发酵罐是一个新建的1万立方米的肥水一体化储藏池,储藏池西侧是180亩葡萄园,北侧是今年新建的200亩藕池。避雨式的葡萄架下,十几位村民正在采收葡萄。技术员朱小州在田头给葡萄施肥。“你看,很方便,地下是一个30公分的主管道,地上每隔3米就有一个开关,需要施肥时,开动加压泵,肥水通过地下总管道可送到田间的每一个位置,需要浇哪里,拧开地上开关,肥水就可以通过施肥沟流向四面八方。”朱小州介绍,通过这种种养循环模式,不仅种植成本每年每亩降低300元左右,而且产出的食品绿色生态。据了解,目前,该养殖场种养结合,就地销纳的粪污生态园已达到1400亩。

兄弟养殖场每年出栏生猪1.5万头,存栏5000头以上,每年排泄的粪污20万吨左右,这么多的粪污自己消化不了怎么办?该场根据各级生态承载大小和经济效能进行科学量化和布局。本村“兴农瓜菜合作社”有9000多亩生态种植基地,一年每亩地用肥生产成本300多元。你有所需,我有所供。两家企业建立了供需平台。养殖场有一辆10吨沼液运输车,用户需肥时,沼液车开到地头,这边放水,那边放肥。“一车沼液可施3亩地,施一遍肥,每亩就节省成本100多元,而且种出来的菜鲜瓜甜。”合作社负责人李兴军说,养殖场只收油钱,稍有盈利。利用这种模式,兄弟养殖场又和灰古镇八张村瓜菜种植基地建立了合作共赢机制。

据了解,埇桥区连续9年被评为全国生猪调出百强县,2016年出栏生猪138.2万头,牛1.9万头,羊64.2万只,家禽1180万羽。年产生畜禽粪污0.06亿吨。为推动养殖设施化、生产规模化、粪污无害化建设,埇桥区每年投入亿元以上,提升畜禽养殖标准化水平。截至目前,全区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近80%,粪物还田率50%以上。

郑杰祝家刚

新闻推荐

杨军在第四次全市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强调 织密织牢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网 推动妇女儿童工作再上新台阶

本报讯7月13日上午,第四次全市妇女儿童工作会议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军在会上强调,全面发展妇女儿童事业,事关发展大局、事关全市未来,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

宿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窗口职工获殊荣2017-07-14 11:47
猜你喜欢:
评论:(种养结合 肥水流进大家的田)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