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胡振球,32岁,埇桥区灰古镇碾盘村村民,现任上海神舟汽车节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车间主任、技师。他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完成技术革新50多项,技术攻关10多项,共获得发明专利14项,先后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及“上海工匠”等荣誉称号。
和许多同龄人一样,中学毕业后,胡振球离开家乡到外地打工。2007年,他被招聘进入上海神舟汽车节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上班。刚一开始,胡振球连图纸都不会看。为了尽快掌握看图纸的技能,他不断向车间师傅请教,前往公司的图书馆借阅书籍,将技术要点铭记在心中。同时,他还报名参加了上海闵行区总工会组织的EBA培训班,报考了工商管理大专班,将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努力提升工作能力。
2009年,公司开展了以“小发明、小改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为内容的“五小”合理化建议及评优活动,鼓励员工进行技术改革。当时,公司生产的吸尘车因吸尘口设计的缺陷,市场售价不高。为此,胡振球便和同事一起,尝试对吸尘车的吸尘口进行技术改进。一次又一次的试验,均以失败告终。尽管如此,胡振球仍未想过放弃。在一天下班回家的路上,他无意中看见一辆垃圾吸尘车停在路边。“虽然公司生产的吸尘车和此类车有着明显不同,但会不会有可借鉴之处?”胡振球思索着,便走上前去观察该车的底架吸盘。看着看着,他一下来了灵感,急忙冲回厂里……很快,吸尘口技术改进试验成功了。此项技术不仅大大提高了吸尘车的工作效率,也为公司带来了巨大收益。
2013年4月,来自辽宁盘锦市的客户向公司订购了两台纯吸式吸尘车。客户在对员工进行操作培训时发现,虽然该车能将路面上的大部分砂石吸干净,但总有一部分遗留粉尘。为此,他们坚决要求退货。胡振球临危受命,赶赴盘锦。一到现场,他便开始查找路面遗留粉尘的原因,很快得出了结论。随后,胡振球对吸尘车的主副吸尘口等装置进行了改进,问题迎刃而解。客户不仅将现有的两辆吸尘车照单全收,还表示会在其他路段引进这款吸尘车。
近年来,胡振球共完成技术革新50多项,技术攻关10多项,获得发明专利14项。他研发的清扫车吸尘口避让装置发明专利,在2012年获第七届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他本人先后被授予上海市“农民工先进个人”、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及“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青年岗位能手”、首批“上海工匠”等荣誉称号。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8月23日,埇桥区城东街道工作人员正在对辖区内的陈年垃圾进行清理。苏洋摄本报讯近期以来,埇桥区把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统筹推进、...
宿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