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转峰回向草场,盘山坦道代羊肠。被称为埇桥区的“西伯利亚”草场村,清风拂过,一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格外显眼。暑假期间,在夹沟镇草场小学校园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挥汗如雨,在花树下松土除草,“刚从村外回来,俺村有四条河,天气热,怕小孩子下河洗澡,有危险,骑着摩托车转了一圈;快中午了,大人都在家,孩子估计不出去。趁这个功夫,把校园里的草锄一锄。”草场小学教师武升锦看到我一脸愕然,解释说:“下午,还得到村外有水的地方转转,抽空再到在安徽理工大学上学的学生家里看看,他回来了,问问下学期开学,他还有哪些困难。”
草场小学有学生36人,6个教学班,其中两个复式班,就武升锦一个在编教师和三个代课教师;他既是“校长”、也是“教务主任”、是班主任、是科任老师、还是学校负责学生安全和后勤保障的负责人。学校里的大小事务,都由他“一肩挑”。
武升锦老师对待学生,更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以前山里人对教育重视不够,导致有些学生辍学。武升锦就挨家挨户做家长的工作。他对学生的父母说:“咱可不能耽误孩子一辈子呀!”
“复式班教学”对于今天的青年教师而言,恐怕已不知是何物了,它正在成为一个历史名词。武升锦老师仍然在那偏僻的大山里独自做着“孩子王”,日复一日地演绎着“昨天的故事”。
三十五年如一日,他不仅包班,而且是一直担任复式班教学。他每周30多节课,复式教学学生年龄层次不同,所学知识点不同。为了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他常年坚持早晨六点半、中午十二点半到校开始辅导学生。经常是给这个年级上完数学课,又给另一个年级上语文课,再给另一个年级上思想品德课。一天下来,他常常头昏脑胀,再加上血压高,嘴里起泡,牙也痛得很厉害。
有一次,中心校同志去草场小学检查时,见他脸色泛黄,精神不佳,关切地问他:“你身体能行吗,不行就休息几天吧?”他淡淡一笑,说:“没事,我能挺得住。”他太累了!下班后的他经常是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往床上一躺身子像散了架似的,一动不动。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你这是在玩命啊!”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因为他的心里坚定着要让每个山里孩子都能圆满地完成义务教育,不能让一个孩子在他这里掉队,让山里娃走出大山,改变自己的命运的信念。
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8月19日,宿州市儿科专业质控中心工作会议暨儿科临床热点问题探讨学习班在宿州汇源国际大酒店举行。市卫计委副主任王新菊、市立医院副院长陈军出席会议。王新菊指出,此次会议目的是总结宿州市儿科...
宿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