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待之以礼,还之以及。”城市交通如同一个生态系统,需要车辆和行人共同维护;礼让则是一种价值导向,需要“车让人”与“人让车”双向互动。每个人过斑马线时,都希望行驶的车辆能遵守秩序,让自己先行通过;同样,驾驶员也希望行人穿越马路时不要闲庭信步,能快步有序地过去。既遵守交通规则,又彼此尊重礼让,才能为城市空间书写文明。
行进在城市主干道,广大市民会欣喜地发现,“礼让斑马线”已经成为宿州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前不久,笔者过马路时就遇到暖心的一幕:在淮河中路一路段,一个40多岁的大姐和同伴要过斑马线,一辆行驶的轿车缓缓地停下来,大姐和同伴快步通过斑马线,笑着向司机挥了挥手。过马路时,大姐对同伴说了句,“司机给我让个路,我给人家敬个礼。”
“司机给我让个路,我给人家敬个礼。”斑马线前驾驶员轻轻地刹车,行人报以诚挚的微笑,从驾驶员与行人之间的友好互动中,传递出城市的人文精神与道德素养。古人云:“待之以礼,还之以及。”城市交通如同一个生态系统,需要车辆和行人共同维护;礼让则是一种价值导向,需要“车让人”与“人让车”双向互动。每个人过斑马线时,都希望行驶的车辆能遵守秩序,让自己先行通过;同样,驾驶员也希望行人穿越马路时不要闲庭信步,能快步有序地过去。既遵守交通规则,又彼此尊重礼让,才能为城市空间书写文明。
文明不是单向的,需要文明的呼应。可很多时候,我们会看到,斑马线上的车与行人经常上演着“速度与激情”的博弈。司机埋怨行人乱穿马路,行人抱怨司机不礼让乱占道,彼此互不相让。狭路相逢勇者胜,激烈时还会演变成口舌之争。这些不文明行为看似小问题,就如同鞋里有沙子,感觉硌脚又让人不舒服。因此,消除斑马线上的乱象,需要人们有遵守交通规则的强烈意识,更需要大家心存彼此,相互理解、相互礼让。
俗话说得好,礼让礼让,人车无恙。遵守规则、尊重他人,我们的社会一定能在礼让中通过文明的一个个交通路口。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今年以来,宿州市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建设,共建成村内道路722条合计633.5公里,村内小型水利设施项目9个,环卫设施项目12个,村容美化亮化项目224个,其它公共设施项目52个,帮助大批群众解...
宿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宿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