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送母亲
孝顺老人
宿州好人社区居民周思秀捐肾救夫
“廉洁家庭承诺”签名活动。王肇 摄
全家齐动员,共创文明城
照顾孤寡老人
在传统文化中学习优良家风
表彰孝老爱亲家庭
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的规定,紧密结合全市上下正在开展的“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警示教育,市纪委、市妇联决定8月初起在全市开展“树清廉家风·创最美家庭”活动,以构筑家庭反腐倡廉的牢固防线,共同营造清正廉洁的社会环境为目标,充分发挥家庭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提升家庭成员拒腐防变的意识,努力建设健康、清廉、乐观、向上的廉洁家庭文化,打造清正、廉洁、高效、向上的干部队伍,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环境。
同学传统文化 共树廉洁家风
“好女人是一所学校,教男人懂得自律和谨慎,我们要当好贤内助,常吹枕边风,常察新动向,常问为什么,常做守门员……”7月31日下午,埇桥区妇联举办的“学传统文化,树廉洁家风”公益讲座在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举行,40名区直机关女干部身着统一的传统汉服,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讲座从家风家训讲起,引领大家重温国学定义,在互动环节中,学员们自由组合组成“临时家庭”,并给自己的“家庭”起家名、定家规、立家训、修家谱,现学现用。新颖的教学模式,活泼的课堂氛围,寓教于乐的讲座内容,令人耳目一新。老师讲得细致,学员听得认真,并纷纷表示要做到以德治家,以俭持家,以廉保家,引导家庭成员“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修为政之德”,义不容辞当好“廉内助”,倡导廉洁之风,弘扬浩然正气。活动结束后,学员们还进行了“廉洁家庭”承诺签名活动,倡导广大党员干部及其家属当好监督员。
“这次的公益课堂让我受益匪浅,在新时代新时期学习廉洁家风是非常必要的,从先贤朱子家训、曾国藩家训到伟人毛泽东家训、周恩来家训,让我们重温了古今著名的家训,然后以此为指引,制定出符合自己家庭实际的家训,指导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埇桥区审计局二分局局长徐颖非常满意课堂效果,她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就十分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家风家教建设,对于孩子的教育从来都是言传身教,“建设文明城市,首先要从建设和谐、幸福、文明、廉洁的小家开始。”徐颖建议,在文明创建进程中,要多举办寓教于乐的宣传活动,进基层、进社区,来影响和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其中,把廉洁家庭教育深植于内心,以自觉行动来提升家庭文明。
“举办这次活动就是为了进一步深化文明家庭创建,推动党员干部增强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仪式,发挥家庭在廉政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助推文明创建工作。下一步,我们将开展‘廉洁家庭\’‘平安家庭\’等各类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将文明创建推向深入。”埇桥区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爱志告诉记者。
据介绍,为让廉政文化深入基层,根植内心,埇桥区纪委联合埇桥区妇联制定《埇桥区2018年廉政文化“六进”系列活动方案》,广泛深入地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进一步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和进乡村工作,着力营造廉荣贪耻、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风尚,优化政治生态,使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在全区上下蔚然成风。在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中,主要通过宣传窗、网站、微信、短信等平台,开展“廉洁家庭”主题教育,宣传廉洁家庭创建工作,同时把廉洁传统文化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使广大党员干部及其家庭成员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自我约束、自我教育,鼓励每个家庭向廉向善前行。组织党员干部家庭观看助廉宣传片、警示教育专题片,参观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等方式,开展“廉洁家庭”警示教育,教育广大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严格自律,自觉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本报记者 付雪芹
强化引导 文明家庭创建氛围浓
家庭和睦、团结邻里、勤劳善良、家教良好……漫步埇桥区南关街道淮海社区,你会被制作精美的文化墙、文化长廊所吸引。其中,关于培育良好家风家教的内容格外显眼。自宿州市开展文明家庭创建工作以来,市、区各单位大力弘扬家庭美德、倡导文明新风,激励和引导全市广大家庭积极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了全社会支持和参与文明家庭创建的浓厚氛围。
家住淮海社区三里庄的秦胜平有副热心肠,35年前,他携一家老小从朱仙庄搬到三里庄后不久,发现一位正值壮年的邻居,突患癌症去世,撇下了80多岁的老母亲、两个年幼的儿子,以及怀孕的妻子。
邻居因治病导致家里一贫如洗,生活十分困难。从此,秦胜平便经常给他们送去一些生活必需品,还把家里的重活都揽了下来。有一次,突降暴雨,眼看着邻居家门口晾晒的稻谷快要被冲走,幸亏他及时赶到,保住了一家人的口粮。
平时,周围邻居不管谁家有红白事情,他总是每请必到。每逢春节,写得一手好字又懂电工的他会为邻里免费写春联,到附近的孤寡老人、困难人员家里检修线路。不仅如此,他还影响和带动家人做好事。去年冬天,大儿媳邰园园专门带上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到符离敬老院看望老人们。多年来,他热心助人的精神得到了邻里的交口称赞。
家庭成员作为家庭中的一份子,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作为父母,有一项重要的任务便是培养好孩子。
吃饭时,不看电视;出门时,随手关灯;闲暇时,记得看书;洗完手,及时关掉水龙头…… 日常生活中,市民钱艳冰和她6岁的孩子都有许多这样的好习惯。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了教育好孩子,“80后”妈妈钱艳冰不断学习相关知识,不仅通过书本和请教身边人的方式学习,还参加社会上教育机构举办的学习班。她注重言传身教,重视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她看来,想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做好自己,因为家长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产生直接影响。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长久的坚持。钱艳冰和她的丈夫都喜欢看书,孩子两岁后,他们就开始每天尽量抽出固定时间带着孩子看绘本,时间久了,孩子便养成了爱看书的好习惯。平时,为了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他们还互相监督,时常指出各自存在的缺点并尽力改正,共同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本报记者 刘春艳
两部门联手 将清廉家风建设推向深入
记者从市妇联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的规定,市纪委、市妇联决定在全市开展“树清廉家风·创最美家庭”主题活动,并紧密结合“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警示教育,充分发挥家庭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努力建设健康、清廉、乐观、向上的廉洁家庭文化,提升家庭成员拒腐防变的意识。
活动以构筑家庭反腐倡廉的牢固防线、共同营造清正廉洁的社会环境为目标,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教育、示范、熏陶、导向作用,着力打造清正、廉洁、高效、向上的干部队伍,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环境。
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开展参观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活动。组织领导干部配偶参观市纪委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基地、宿州监狱等廉政教育基地,通过正面典型引领示范、反面典型现身说法等方式,教育警醒党员干部及其家属常思廉洁之要,常戒贪欲之害。发放家庭助廉倡议书。向全体党员干部及其家庭发出《家庭助廉倡议书》,发动全体党员干部及其配偶和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到“树清廉家风·创最美家庭”活动中来,对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进行提醒,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召开座谈交流会。围绕领导干部、家庭成员如何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展开讨论,提高干部及家属廉洁意识和能力,弘扬优良作风、保持清廉本色。开展家规家训征集评选活动。以“寻找好家风·弘扬好家风”为主题,在全市范围内征集家规家训,并进行评选,对评选出优秀作品集结成册发放学习,组织集中展示,制作公益广告等。开展家风故事演讲比赛。广泛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家风故事汇”、家风家训交流活动,推选出优秀人员参加全市家规家训演讲比赛,优胜队伍组织巡回演讲团赴基层巡讲。 本报记者 付雪芹 本版图片:本报记者 马峰 苏洋 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8月18日开始,受台风“温比亚”影响,宿州市普降大暴雨,并伴有大风等恶劣天气。针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宿州公路局立即启动...
宿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