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埇桥区高度重视民生工程建后管养工作,把建后管养作为民生工程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全区各地各相关部门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制定方案、加大投入、规范程序,确保了民生工程项目长效运行,群众长久受益。
建后管养是工程类民生工程项目持久发挥效益的重要保障,也是民生工程能否持续建设的重要前提。近年来,埇桥区委、区政府一直重视民生工程建后管养工作,先后出台《埇桥区民生工程后期管养实施办法》《埇桥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养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明确管养主体责任、管养范围、资金来源、管养程序等,各单位均出台民生工程单项民生工程管养实施办法或实施细则。今年,该区民生工程重点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敬老院、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农产品检测室、食品安全检测室、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美丽乡村建设等8项的管养。
突出管养重点,明确管养范围。近年来,该区共实施28项建设类民生工程,全部纳入民生工程建后管养范围,分别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即敬老院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廉租房建设、公租房、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棚户区改造、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提升工程、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农村清洁工程、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农村沼气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农村留守儿童之家、校安工程、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美丽乡村建设、农产品食品安全工程、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校舍维修改造。根据工作实际,重点强化8个项目的管养。
加强分类指导,厘清资金渠道。区财政预算安排民生工程建后管养专项资金600万元,由区民生办统筹使用。对28项民生工程建后管养项目实行区别投入、分类指导的办法。纯公益类民生工程管养,采取财政主渠道投入资金或专项资金,实行以奖代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进行管养。准公益类和可运营的民生工程项目管养,鼓励有能力、有实力、有经验的企业,参与经营,在项目运营初期对其进行补贴,形成规模后停止补贴,通过市场化运作进行管护。无管养来源的项目交由物业公司管理或社区管理,如城市老旧小区整治、棚户区改造、廉租房等。
制定管养方案,加大管养投入。对以前年度已制定管养办法或管养细则能继续使用的,不需重新制定。今年重点管理的8个项目,全部重新制定管养办法或细则,目前,已全部完成。2018年,埇桥区加大对民生工程后期管养投入,使已建成民生工程项目切实发挥惠民实效。据统计,2018年累计投入30976.33万元用于民生工程管养,其中财政投入9651.71万元,融资21324.62万元。分项目管养投入分别是:饮水安全融资21324.62万元,美丽乡村建设340万元,农产品检测室150万元,食品安全检测室100万元,文化场馆180万元,农家书屋64万元,农村公路养护管理4033.21万元,农村敬老院建设1879.5万元,校舍维修改造2305万元,专项管养经费600万元。
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建好管好。区直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承担民生工程建后管养的主体责任;区直各主管部门履行指导和监督责任;区民生办承担协调推进、资金管理和督查考核责任。建立工作职责、人员管理、设备管护、信息公开、监督检查等制度办法,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创新运行模式,积极探索民生工程建后管养新举措、新办法。探索“四个一点”渠道,即财政投入一点、集体投入一点、群众投入一点、社会投入一点。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乡镇、村设立民生工程管护基金,统筹用于民生工程建后管养。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民生工程建后管养工作开展巡视评估,加强民生工程信息公开公示,注重发挥特邀监督员作用,加强监督检查。(本报记者 余明明)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日前,记者从市征兵办获悉,宿州市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对征兵政治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考核标准和程序,切实把好兵员政治...
宿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