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建造年代久、配套设施缺等因素,宿州市城区一些老旧小区无论是面貌还是内在,都已经成为了城市整体形象的“减分项”。有的老旧小区楼面脱落、道路破损,路灯不亮、污水横流,有的则路面停车难、墙上“牛皮癣”……诸如此类的大大小小的问题,不仅成了困扰市民日常生活的顽疾,也是制约文明创建成败的“瓶颈”。
因此,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改造城市老旧小区势在必行。
改造城市老旧小区不仅要改“面子”,还要改“里子”。要把破旧的墙体修复,把杂乱的线路归整,把雨污分流开,把下水道通了,把烂路修了。同时还要配上必要的环卫、停车、休闲、绿化设施,实现老旧小区的美化、绿化、亮化。更为重要的是,结合社区文化,挖掘人文历史、奋斗故事、好人好事,通过墙绘、雕塑等手段,把文化展示出来。让老旧小区不仅有“颜值”提升,设施的改善,还充满和谐文化氛围,达到“内外兼修”。长远来看,必须持之以恒地加大城市老旧小区改造的投入力度,着力在优化规划、夯实基础、完善配套等方面下狠功夫,从根本上改变城市老旧小区“脏乱差”的窘况。
老旧小区改造,受益的是小区居民,必须共建共治共享。在实施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时,要尊重群众的意愿和建议,改造前要多一点意见征询、科学论证,多一份民主自治、集思广益,要争取得到广大居民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在后续管理过程中,要把社情民意收集起来,规章制度制定起来,把居民自治和监督的作用发挥起来,形成全民参与、全力监督的社区生活氛围,让社区居民人人珍惜改造成果,共同维护美好家园。另一方面要引入新的物业管理形态,实现老旧小区物业管理从无到有、从简易到专业,从随便到规范的转变,共同为居民营造和谐优美、功能齐全、生活舒适、秩序井然的生活环境。
老旧小区改造是实现城市“旧貌换新颜”的有益之举,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城市整体环境形象,这样的民生实事多多益善。
新闻推荐
本报讯4月14日下午,新汴河风景区内碧波荡漾、花红柳绿,一派春日美景。时钟刚过一点,阳光虽然炙热,依旧有众多市民在此游玩,享...
宿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