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泗县获得 “中国山芋之乡”称号,2010年10月以高分通过省级无公害山芋标准化示范区验收,通过了AA级的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示范区建成一个规划面积3000亩的山芋产业加工园区,并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
近年来,示范区投资3260万元,整理土地1508公顷,整理后新增耕地60公顷,实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成立了由泗县天隆薯业有限公司、润农脱毒山芋专业合作社、龙湖和伟达2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及6个家庭农场构成的泗县天隆薯业经营组织联合体,联合体目前已有9个家庭农场、2个农机专业合作社、2个山芋种植专业合作社、2个养殖专业合作社,并与1380个农户订立长期种植收购合同,拥有山芋生产基地17800亩,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98%。 (张敏)
泗县成立慈善基金会
日前,泗县成立了宿州市第一家公募性基金会——“安徽泗县慈善基金会”,并召开了会员代表大会,全票通过了《安徽泗县慈善基金会章程》,推选出基金会理事会、监事会及成员。
宿州市民政局当场为该基金会捐赠了20万元资金。泗县百姓医院、新林时装公司、平安驾校等民营企业和泗城镇的花园井社区、东关社区等几个社区也向基金会捐款,现场共幕集善款71.83万元。
近年来,在泗县委、县政府的重视、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泗县慈善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该基金会将本着弘扬慈善、扶弱、助贫的原则,坚持为社会弱势群体办实事、谋利益。 (孙龙)
泗县举办残疾人就业招聘会
9月22日,泗县残联在瓦坊乡王集村阳光新区举办2013年秋季残疾人就业招聘会,泗县富民农机合作社、华泰工艺品有限公司、宿州吉品面粉有限公司、旭彤制衣有限公司、泗县忠意服饰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参与了招聘活动。
5家企业共提供了服装制作、裁剪工艺、园林设计、花卉种植、机械修理、玩具加工等80多个就业岗位。黑塔镇河西村肢体残疾人王树标说:非常感谢县残联给我们残疾人就业提供这么好的机会,就业后,我的生活就有希望了!
(孟凡瑞)
泗县千名代表听百案
近日,泗县人大同县法院和县检察院开展了一场“千名代表听百案”活动,部分人大代表参与了庭审的旁听与评议。
代表们普遍认为,参与旁听高水平的庭审,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它诉讼程序合法、内容完整、层次清晰,权利义务告知明确,审理的各阶段层次分明、详略得当,并且审判法官庭审驾驭能力较强,注重合议庭成员之间的互相配合,同时审判长能正确引导举证、质证,归纳争议焦点,维护了法庭的严肃性,保证了庭审的顺利进行,树立了司法人员良好的外在形象。该县法院开展的“千名代表听百案”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孙龙 庆玉)
黑塔镇“四步工作法”
效果好
黑塔镇高度重农村干部管理,出台了“五步工作法”:一是年初承诺。村干部承诺书在公开栏上公示,全程接受监督;二是季度述职。每季度末召开一次由所有村两委干部、镇直机关负责人参加的全镇干部大会,进行述职;三是述职后进行领导点评和民主评议,现场打分,当场统计公布得分。得分在60分以下的村党总支书记,写出书面检查,明确整改措施;四是绩效考评。分为党建、中心工作、信访稳定、计划生育四大项,年终按分数高低分别评定一类村、二类村、三类村三种类型。对后三名的村书记、主任要求写出整改报告,限期整改,对受表彰的镇、村干部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500元奖励,对经过考核不称职的村干部予以免职。 “四步工作法”打破了村干部“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现象,有力地改进了干部作风。 (周红 娄元元)
黄圩镇设立土地流转综合试验区
2012年4月,泗县黄圩镇土地流转综合试验区启动。该试验区规划建设面积15000亩,起步区2000亩,由徐州市维康农产品营销公司和本地客商联合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园区采取“公司+农户”模式运作,种植葡萄、蔬菜1600多亩,带动农户2000余户,解决近千名富余劳动力就业,年人均可增收3000多元。园区现有各类技术人员13名,着力打造“中国特色农业品牌”,努力把试验区建设成为面向苏皖两省的“科学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信息化、市场化”的大型生态现代农业园区。
(卢书照 张瑞)
新闻推荐
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项目被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徽省林业厅《关于抓紧开展2014年湿地保护工程申报工作的通知》(皖发改农经函〔20103〕985号)列为2014年湿地保护工程。...
泗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