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现代化的卫生医疗服务中心、设施齐全的农家书屋和文化大院一应俱全。村口1200多平方米的健身广场上,几十种健身器材排列有序。
驱车数十里再来到群山环绕的夏刘寨村,如同走进了水墨江南。“通山水渠五里长,行人倒映水中央。”傍晚的村庄,山风袭袭,灯光烁烁,远远望去,500多个农家别墅如同坐落在山谷里的江南小城。清晨,人们在清澈的溪边挑水、洗衣、打招呼,一曲曲拉魂腔在山里久久回荡:“万亩良田闪金光,果树满山飘溢香,五畜六业人兴旺,楼房林立路通畅。”
“宿州市委、市政府把美好乡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作为‘四化同步\’的着力点,作为加速‘四个宿州\’建设的必由之路,坚持城乡一体发展。”宿州市市长史翔介绍说,坚持“三不三重”建设理念(不贪大求洋,不大拆大建,不破坏自然风貌,重经济适用,重整治提升,重可持续建设),围绕“四美三宜”建设目标(科学规划布局美、生态宜居环境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宜居、宜业、宜游),实施村庄建设等五大工程,构建领导包扶等六大保障机制,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兼容、具有皖北特色的美好乡村建设“宿州路径”。
随着环境的改善,农民的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变化。“村里搞得这么漂亮,俺们房前屋后也不能瞎糟蹋。”夏刘寨村村民周领安说,村民们家家户户主动清垃圾、拆旱厕、挪草垛,乡道村路干净清爽,农家院落整洁美观。走进一些村民家中,客厅角落里套着塑料袋的垃圾桶让人眼前一亮。垃圾袋装化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正逐步被农民接受。
效能建设动真格,点燃激情求卓越
“中午一场酒,下午不见人。”这句话常常用来形容乡镇干部的懒散作风。然而在宿州大大小小的乡镇,却不敢有干部轻易“走读”。原来,以治庸、治懒、治散、治奢为突破口,宿州市掀起督查问责风暴,开展跟踪暗访、专题暗访、互查互访等,并坚持把督查督办重点放在经济发展主阵地、项目建设第一线、民生热点最前沿、文明创建全过程。
今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宿州市埇桥区效能办随机抽查顺河乡干部值班情况,发现班子成员全部在村里开展帮扶。当时已是晚上8时许,干部们竟无一人吃过晚饭。“干部作风的转变,群众有目共睹。”顺河乡顺河村家庭农场主王震告诉记者,这一年多来,乡村干部经常上门倾听和过问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帮助协调解决。
效能建设动真格,查出问题不手软。一年来,宿州市各级效能办共开展明察暗访1100余次,查出各类违反效能建设规定者近200人,通报批评、诫勉谈话140多人,给予党纪政纪处理150余人。效能办的同志带着暗访机、测酒仪,说到就到,动真碰硬,使各级干部丢掉幻想,提速提效。今年7月,宿州市发放调查问卷,85%的测评对象认为该市干部作风效能整体状况较好,95%的测评对象认为该市机关效能较以前有较大提升。
不仅要通过美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整治推动干部的工作热情,更要通过效能建设让他们“点燃激情”。去年以来,宿州在全市上下广泛倡导“激情文化”,提出“让激情成为新时期宿州干部的鲜明标签”。为了让各级干部激情常在,宿州努力探索长效机制。通过目标绩效考核、副处级以上干部每日动态发布制度,晒行踪、晾工作等多项制度让效能建设长抓不懈。
齐心建设美家园,干群关系更和谐
“午收时,市、县(区)、乡镇三级万名干部驻村包保禁烧、服务夏种,住帐篷、吃盒饭,差不多有一个月时间,苦是苦了点,却是值得的。午季实现零火点,到了今年秋季,老百姓的自觉性明显提高,不再随意焚烧秸秆。”宿州市三八街道党工委书记王世兵感叹。
“很久没有干部到农村呆这么长时间。知道政府禁烧的决心这样大,老百姓渐渐地就不再烧秸秆了。”埇桥区杨庄乡街东村农民王成林说,禁烧期间他看到驻村干部顶着烈日,在尘土飞扬的收割田里来回穿行,凌晨两三点钟,还有人举着手电筒在田里巡查值守,心里挺感动。
午收期间,万余名党员干部在深入群众中查“四风”,在禁烧保种中改“四风”,始终奔波在田间地头,与基层群众昼夜为伴,心手相连,了解基层真实意见、摸清群众所思所盼,为群众送服务、办实事、解难题,转变工作作风,服务一线百姓。连续一个多月将汗水挥洒田间,晒出了“健康”,回归了“本色”;浸染了“地气”,磨掉了“官气”;祛除了“弊风”,锤炼了作风,用心血和汗水将综禁战役变成了一场全市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改进作风、服务民生的生动实践。
“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同样经历了这样的喜人变化。泗县大李村村民史荣说:“刚开始看到干部在村里清垃圾,以为又是在做样子,有村民开玩笑说,又刮哪阵风了。可是看着干部每天都给俺们清扫家门口的垃圾,时间一长,村民都过意不去,自己就拿扫帚干起来了。现在,村里干干净净,谁要是再乱扔乱堆,大家都不同意。”自去年底以来,宿州市全面掀起以铁路沿线、公路沿线、江河沿线以及城市周边、省际周边、景区周边等“三线三边”为突破口,以垃圾污水治理、建筑治理、广告标牌治理、矿山治理和绿化提升行动等“四治理一提升”为重点任务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对垃圾宣战、向卫生前行,与陋习再见、向文明前行”。
党员干部的苦干实干,化作一种“无声的宣传”;干部作风转变,无形中带动了群众观念转变。农民又看到了当年干部的好传统、好作风,更可贵的是,党员干部用真心真情和实际行动感染了广大群众,让他们由“袖手”到“拍手”到“动手”,自发参与到建设美好家园行动中来。
不尽新风扑面来。宿州市委市政府通过美好乡村建设、“三线三边”治理、午收秋收禁烧等一个个活动载体,在农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精神的力量催生内生动力,促进农村面貌改变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精神面貌,形成了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和社会环境,必将在这片黄土地上创造新的奇迹。
原载于《 农民日报 》11月4日头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 今年以来,泗县乡镇财政工作实现新突破,先后获得全省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绩效考评一等奖、全省惠农补贴资金管理和发放工作绩效考评一等奖、全省乡镇财政规...
泗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