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年来,泗县关工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促进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被省关工委命名为全省十佳单位。
充分发挥教育脱贫的引领作用。近年来泗县关工系统利用各种渠道募集资金,资助大、中、小学生和社会贫困青少年300多人次,救助资金近百万元。其中,泗县关工委关爱资助协会每年都拿出10万元,资助大、中、小学生和社会贫困青少年200多人。屏山镇关工委组织社会力量资助了100余名贫困儿童和11名贫困大学生。
充分发挥科技脱贫的支撑作用。去年以来,泗县关工委通过自办、协办、联办等办法,开展科技培训81场,培训4935人次,80%以上受训者掌握了1—2项实用技术。乡镇关工委协调配合有关部门,普遍建立起农业生产科技培训示范基地,带动和帮助广大贫困青年学技术、拔穷根。泗县十佳“五老”、高级畜牧师杨炳剑牵头主办鸭业青年科技培训基地,一年来培训贫困青年近千人次,有139名贫困青年办起了家庭肉鸭养殖场。
充分发挥关爱脱贫的救助作用。各乡镇关工委共组织737名“五老”,结对关爱880名留守儿童。泗县规划局关工委动员全局职工,与特殊教育学校78名聋哑学生结对帮扶。泗县一中学生王少宁身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家贫拿不够钱医治,一中关工委积极争取县红十字协会支持,迅速发动全校师生捐款献爱心,筹得应急善款6.15万元,使其得到及时治疗。
充分发挥产业脱贫的“造血”作用。屏山镇关工委联手镇扶贫站等单位,成立青年创业驿站,为青年创业提供行业信息、贷款申请、科技指导等“一站式”服务,成功帮助30多名贫困青少年成功就业、创业。泗县天和鞋服关工委积极协助公司助力脱贫攻坚,将药物布鞋手工纳底转让给贫困青少年家庭来完成,从业的贫困青少年家庭达400多户。(陈平孟宪伦)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今年以来,泗县住建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坚守“发展决不能以安全为代价”红线,强化部门安全监督职责,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着力构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
泗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