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晓群
老城区中的社区因人员集中、开发建设等,矛盾纠纷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如何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区和谐,泗县泗城镇花园井社区给出了自己的解答。近年来,该社区先后被授予 “安徽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安徽省文明社区”等称号。
“重视人民调解工作,及时将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层,是我们社区和谐稳定的秘诀。”花园井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岳喜环说,在人民调解工作中融入“情理法”等元素,调解的成功率大大提升。多年来,仅经岳喜环调解的大小矛盾纠纷就有600多起,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
注重与当事人的情感沟通,用真情、动真心,以情感人,真心实意解决问题。社区秀水苑小区居民王某某和凡某某因修理下水道一事产生纠纷,争吵不休。岳喜环得知后,及时上门调解,并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找来专业人员重新设计改造下水道,从根源上解决了纠纷。事后,针对很多居民因下水道设施陈旧堵塞产生矛盾纠纷的问题,社区自筹资金20余万元,对辖区内的5处下水道管网进行了疏通整治,有效预防了因下水道堵塞可能诱发的矛盾纠纷。
2016年9月,社区居民袁某某反映楼上顾某某家卫生间向下漏水,两家为此发生纠纷。岳喜环介入调解后,顾某某认为房屋漏水是建筑商的事,与自己无关,不愿配合。岳喜环想方设法找来与顾某某关系比较好的崔某某,一起耐心做顾某某的工作,劝其换位思考。通过耐心说理,顾某某修好了卫生间,袁某某也主动承担了部分维修费用,两家和好如初。
“调解工作中,既要以理服人,还要释法用法,做到依法办事。 ”对此,岳喜环深有感触。今年初,辖区某开发项目要建高层,影响了高某等居民采光,高某等人打算去工地上闹。岳喜环获知后,立即找到高某,劝其解决问题要通过合法途径。经过连续数个日夜耐心细致做工作,一起可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被成功阻止。最终,在岳喜环帮助下,高某等居民通过法律渠道解决了问题。
新闻推荐
为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开展发生在群众身边腐败和“四风”问题专项治理,坚决纠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行风问题,规范...
泗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