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入夏以来,泗县全面启动“夏季送清凉”活动。活动开展以来,泗县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0余人次,帮助8名救助对象返回家乡。
全面排查分类救助。泗县救助站联合公安、卫生、城管等部门,对医院、公交车站、桥梁涵洞、建筑工地等生活无着人员集中活动和露宿区域,开展地毯式排查。坚持“先救治,后救助”“先救助,后甄别”原则,劝导他们进站救助;对不愿救助的人员发放防暑药品、食品、饮品;对街头流浪乞讨的未成年人采取保护性救助措施;对街头流浪乞讨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等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完善县、乡、村三级救助服务网络,实行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区域联动,有序开展救助工作。各企事业单位实行“门前包干”,承担对流浪乞讨人员的发现、告知、报告或护送等责任。调动公益慈善组织、志愿者、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等社会力量提供线索,县救助站接到线索后20分钟内到达现场施救。距离较远无法及时到达的,指导乡镇、村、热心群众实施应急救助。
加强站内安全管理。泗县救助站配置风油精、蚊香等防暑、防蚊虫物品,加强站内卫生消毒,保持室内干净整洁通风,营造舒适的受助环境。强化食品卫生管理,严把食品进货、清洗、烹饪等关口,确保受助人员吃上卫生、营养、放心的饭菜和食品。提前做好水、电、煤气和各种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防止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实行24小时值班制,确保流浪人员和临时遇困者得到有效救助。(刘健 王杰)
新闻推荐
“做梦都没想到,如今政府将工厂建到俺们家门口,打工挣钱这么方便!”日前,记者在泗县大杨乡小丁村扶贫工厂采访,正赶上工厂发工...
泗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