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坐在家里等医生上门服务,不出乡镇也能获得优质诊疗资源……近一段时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成为泗县的贫困群众津津乐道的话题。
“现在每天都有医生在村里转,我经常能看到他们,他们也会定期给我量血压,叮嘱我不要吃太多太油腻。”正躺在泗县屏山镇大李村卫生室病床输液的于保才乐呵呵地说。74岁的于保才口中的医生就是家庭签约医生。据悉,泗县创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方式方法,依托县医院、中医院成立县级专家团队,每个团队由内、外、妇、儿、护、公卫等各个方面的专家组成,包保联系一个乡镇;依托乡镇卫生院成立乡级专家团队,包保联系一个村,配合乡村医生开展签约服务,形成“宝塔式”的服务模式。县财政出资为每名贫困群众代付签约服务费用,由县乡服务团队和一名乡村医生包保联系,村卫生室配备健康直通车,为贫困群众提供健康指导、疾病咨询、预约挂号、上门随访等服务。
家住屏山镇大李村的贫困户史计策,今年53岁,股骨头坏死,拄拐7年,因长期生病,药费负担重,还需要家属照顾,夫妻不能外出打工,导致家庭贫困。而现在的他已经可以不用拐杖随意走动。原来是史计策在泗县人民医院完成了股骨头置换手术,总费用74097.71元,全部由政府兜底。史计策激动地说:“签约的那位医生之前一直会来看我,后来他告诉我现在有了好政策,我能做得起手术了,建议我手术治疗,他们还从蚌医请专家。我既没有花钱也没有操心,现在差不多恢复了。”站在一旁的史计策妻子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像这样受益于家庭签约医生的贫困家庭在泗县还有很多。
“艳收吗?俺是你大娘。你赶忙来,俺有点难受。”近日,患有心脏病的泗县草沟镇大张村贫困户侍兰华打电话给卫生室村医苏艳收,接到电话后的苏艳收赶忙驾驶着一辆标有“健康直通车”字样的四轮电动车向侍兰华家奔去。大约十分钟,苏艳收就赶到侍兰华家并对症处理好她的不适。
苏艳收介绍说:“要不是卫生院给我们村卫生室配置的一辆‘健康直通车\’,并且车里面配备着健康一体机、血压器等检查设备,根本不可能这么快处理好侍大娘的突发不适。”秦桥村卫生室村医于凤加说:“以前上门服务签约群众时,特别是遇到一些行动不便的重点人群和失能、半失能贫困群众患病需要外出就医时候,我们还得打电话给卫生院要救护车,这不但耽误就诊时间还增加了患病群众就医负担。现在有了这车,我们直接带着患者去乡镇卫生院就诊就行了。另外,车内空间大,能放东西,平时到各个自然村开展服务政策、健康知识宣传和健康体检等活动时,用起来特别方便。”
“目前,我们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已经做到了签约服务全覆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一项比较繁琐的工作,服务质量的提升,与老百姓的健康息息相关,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全县每个村卫生室目前都已经配备了一台‘健康直通车\’,确保签约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注重居民的获得感。”泗县卫计委党组成员、县疾控中心主任王作华说。(本报记者 马远征)
新闻推荐
近日,两岁的贝贝首次被奶奶送进了幼儿园上学。开学第一天下午,贝贝竟偷偷溜出校门,幸亏泗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民警及时发现...
泗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