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新闻 萧县新闻 砀山新闻 灵璧新闻 泗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宿州市 > 萧县新闻 > 正文

那一抹洁白的背影从未远去 □本报记者 杨文刚

来源:亳州新报 2012-05-14 17:15   https://www.yybnet.net/

“她留给别人的,远远超过她带走的”

孔娟的照片还在医护人员一览表里,病人们还在念叨她的好,护士们以她为榜样,还在努力工作……走进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似乎还能听到她在走廊上匆忙的脚步,看到她在病床前忙碌的身影……

孔娟(二排左二)和同事们在护士站的合影。

2012年龙年春节,大年初一,孔娟和家人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

这是她2001年担任神经内科护士长以来,在家过的第一个大年初一,也是最后一个。

“每年的春节,她不是在病房值班,就是在替其他家在外地的护士顶班。”孔娟的爱人张建民说,有时为过一个团圆年,他就和女儿一起到医院陪孔娟值班。

孔娟与张建民1988年结婚。张建民有六个弟妹,是家中长子。刚结婚时,张建民还在异地部队服役,父亲常年有病卧床。“我在部队,照顾家庭的重任就全落在了孔娟身上,她是既当儿媳又当儿子。”

1995年,张建民最小的弟弟考上了长春的一所大学,从未出过远门的他需要家人的护送。这个任务本该是大哥的,但张建民有紧急任务,无法请假。孔娟就和其他护士换了班,“站了30多个小时的火车”去送弟弟上大学。

“平常,就是弟弟妹妹们的学校开家长会,都是孔娟这个大嫂去。”张建民说,但孔娟几乎没有因为私事请过假,都是和其他护士换班。

其实,孔娟是个热爱生活的人,经常晚饭后,她和爱人要在小区里走上几圈。“只有自己的身体好了,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孔娟生前常说。

“但她却从来没有想过给自己量一量血压,她的职业应该让她懂得高血压会带来什么呀?”张建民这个有着近20年军龄、曾在2008年抗洪抢险中荣立三等功的汉子哭得痛心不已。

而在女儿张明月的眼中,妈妈有时也会变出一桌可口的饭菜,但更多的时候是个忙碌的“懒妈妈”。她曾在一篇文章里“抱怨”妈妈:“很少主动打电话给自己的孩子,从来没有亲自给孩子织过一件毛衣、缝过一个扣子,很少与孩子交流成长的烦恼。”

当张明月看到那么多的陌生人因为她的妈妈离去而难过流泪、为她的妈妈送来花圈时,那一刻她感到了妈妈的成功。“她留给别人的东西,远远超过她带走的!”

“护士长对我们就像妈妈一样”

“在生活中,护士长对我们就像妈妈一样关爱。”神经内科护士郝艳艳说。去年2月的一天,她发热到38度,那天原本休息的孔娟,将郝艳艳“赶”回家,由她来顶班。

对孔娟来说,给属下护士顶班是家常便饭,甚至因为有些护士家里有紧急情况,还要替她们值夜班。从职责角度讲,护士长这个行政岗位并不需要值夜班。

今年春节前,神经内科护士程瑞的弟弟被诊断为白血病,孔娟不但主动承担起了她的工作,还组织科里的医护人员为程瑞的弟弟捐款,并自己捐出了1000元。

“看到她们的难处,总想到我的女儿。”无论是对单位的年轻同事,还是对前来就诊的困难年轻患者,孔娟都如同一位慈母,给予他们无私的帮助。

老家在宿州萧县的周娜在亳州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女儿已经满周岁了。周娜说,这要感谢孔娟阿姨。

周娜是合工大原亳州教学点的学生,1999年4月的一个晚上,正在宿舍休息的她突然感到腹痛难忍,被室友送到了市人民医院。诊断结果是急性阑尾炎,需立即手术,而当时周娜和室友身上都没有多少钱。恰巧,周娜遇到了孔娟。

孔娟二话没话,帮周娜垫付了医疗费用。

在周娜住院期间,孔娟了解到她不是本地人,家庭情况又比较困难,便从家里给她拿来衣服,给她送饭……痊愈出院后的周娜来到孔娟家表示感谢,并送还医疗费。“当时的医疗费花了1000元左右,在1999年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周娜说。“阿姨有工作,比你有钱。”孔娟说什么都不收下这笔钱。而当时,孔娟的月收入还不到800元。

从那以后,每到周末,孔娟总会喊周娜到家里吃饭,或者到学校去看望她。2001年,周娜毕业后,孔娟又为她联系到一家民营药企工作。“当时我的户口就落在了孔娟阿姨家的户口簿上,一直到2008年结婚才迁走。”

“没想到我在亳州会遇到孔娟阿姨这样的好人,她对我就像亲人一样。”如今已是单位提取车间生产主管的周娜说。

“我又看到了孔娟护士长的影子”

“我们面对的是病人,工作中不允许出错”,在工作中,孔娟是一位严师。

每天早晨,孔娟都要带领护士们进行十分钟业务学习,并抽查提问学习情况。每月,科室要举行一次内部考试,内容包括理论加技术操作。

护士郝艳艳2009年7月刚到神经内科不久,就体验到了孔娟在业务上的高要求。作为新护士,郝艳艳在无菌技术操作中,经常在细节上出错。孔娟于是就盯着郝艳艳,让她一遍遍地练习,直到合格为止。正是在这样的严格要求下,郝艳艳很快能够“单飞”了。

现任神经内科副护士长的田梅刚进市人民医院时是大专学历,孔娟“逼迫”着她通过了自考本科。

自孔娟担任神经内科护士长以来,培养出了5名护士长,数十名业务骨干。

“孔娟工作上对下属严格,对自己更是苛刻。”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夏玲霞还清楚地记得,最后一次见到发病前孔娟的情景。

2月20日下午,市人民医院召开中层干部会议,部署开展优质护理无陪护病区工作。

“无陪护就是从医疗护理到生活护理,病人从入院、手术到出院,完全无需家属陪同。”夏玲霞说,就神经内科当时的条件,开展优质护理无陪护工作很难。

但会后,孔娟主动找到了夏玲霞:“夏主任,无论多难,下个月,我们一定把优质护理无陪护工作开展起来。”

“笑眯眯的,满怀自信地看着我,我从中看出了她对工作的执着和纯真的感情。”夏玲霞说,孔娟当时的表情让她至今难忘。

孔娟的突发意外,一度让市人民医院护理部很担心,没有孔娟,神经内科的护理工作会不会出现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我们又把心放下了。”夏玲霞说,现在神经内科的护理工作和孔娟在世的时候一样井井有条,护理人员工作更加努力,并表示要早日把优质护理工作开展起来。

如今,走进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在医护人员一览表中,孔娟的照片还在那里;走进神经内科的病房内,孔娟的照片还贴在墙上。

“我们要在护士长的注视下,自觉地努力工作,去回报孔护士长。”神经内科副护士长田梅说。

“从她们身上,我又看到了孔娟护士长的影子。”夏玲霞说。(下)

平凡中的光辉

孔娟是平凡的。

她的工作是平凡的,没有丰功伟绩,只有琐碎、劳累;她的人生是平凡的,没有惊天动地,只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但孔娟又是不平凡的。

因为, 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32年来,她坚守在护理一线,给众多的患者带来了优质的护理服务;32年来,她用精湛的技术,挽回了众多的生命;32年来,她用大爱,给了众多患者以生命的尊严。也正如此,众多老年患者称赞她“比亲闺女还亲”。

“当你醒来的时候,我是你那第一缕阳光。”孔娟用她的一生,把《中国护士之歌》中的这句话书写得无比温暖。

护士,一个在平凡中彰显人性光辉的崇高职业。孔娟,用无言的行动给社会带来阵阵温暖。

我们需要这样的温暖。这样的温暖让我们懂得:其实,人性光辉一直不曾远离我们,他就在我们身边。这样的温暖更让我们懂得:对待工作和生活,需要一次校正。杨文刚

新闻推荐

水果来肥赛美啦昨日安徽省第二届优质水果加工品展评活

水果来肥赛美啦!昨日,安徽省第二届优质水果(加工品)展评活动在合肥稻香楼宾馆举行。砀山酥梨、萧县葡萄、淮北苹果等国内闻名的水果让参观者看花了眼。据了解,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省内各地137家参展单...

萧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萧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那一抹洁白的背影从未远去 □本报记者 杨文刚)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