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新闻 萧县新闻 砀山新闻 灵璧新闻 泗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宿州市 > 萧县新闻 > 正文

“黑产业”“绿门槛”

来源:江淮时报 2012-08-03 10:04   https://www.yybnet.net/

“产业大规模承接,必然导致能源消耗增加、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省政协常委、安徽工业大学副校长葛芦生认为,在产业转移中,必须坚持生态环保,严格产业准入;必须将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承接依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产业转移健康发展。

在萧县,投资20多亿元的安徽正冠陶瓷公司,致力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生产理念,环保投入坚持高投入、高标准,上马了大型污水循环处理设施,引进新工艺技术把生产的废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变成水蒸气排放,把产生的粉尘废渣通过封闭的空间做到零排放、循环利用。企业仅环保投入就占了企业投入的20%以上。这也是以建设全国新型陶瓷产业基地和“中部瓷都”为发展目标的萧县,向全县承诺 “宁可发展的慢一些,也不要破坏环境高污染的GDP”一个缩影写照。

但从整体上看,数据说明了安徽省发展现状不容乐观:2011年7月中科院发布中国各地区2011年GDP质量排行榜,安徽省GDP数量排名全国第14位,但GDP质量全国排名仅19位,排名处于全国较落后位置,这显然意味着,安徽省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增长方式取得的,生态强省建设任重道远。

葛芦生说,目前一些主导产业是地方政府财政重要支柱,必须加快承接高新产业,一方面通过高技术产业引进,融入这些主导产业,对其改造升级,降低单位产值能源消耗,从源头上减少对生态环境破坏;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快速成长,成为一个地区主导产业或者支柱产业,形成倒逼机制,迫使有环境污染的企业主动加快技术创新和进步。

葛芦生还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安徽省当前资源约束矛盾的最佳选择。

“决不能短视地以不计生态成本为代价获取经济快速增长,最终付出巨大的环境治理代价,这种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是不可取的。 ”葛芦生说,当前最为紧迫的是,应根据反梯度推移理论,政府要发挥调控作用,打破常规的承接模式和路径,制定严格的环保门槛,不允许高消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企业和产业进入。同时建立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态环保工作考核机制,切实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硬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硬举措、考核干部的硬指标。本报记者周晓东

实习生 刘心梅

新闻推荐

相约龙城书画传情

7月13日,书画家在萧县皇藏峪写生。当日,萧县开展了“写意精神,相约龙城”活动,邀请全国20多名画院院长、书画家做客“中国书画艺术之乡”,泼墨挥毫切磋技艺。近年来,该县围绕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繁荣发展...

萧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萧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文化强县翰墨香2015-05-26 08:38
评论:(“黑产业”“绿门槛”)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