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萧县——书画之乡,画坛名人辈出,成为宿州丰富文化内容中耀眼的一页。作为龙城画派在当代的代表性画家之一,萧县书画院原院长、著名画家祖爱民,备受大家关注。不仅大写意骏马奔腾、花鸟,简笔山水等尤为擅长,其书法造诣、文学功力也颇为深厚。近日,宿州市作家陈曙光对他进行了专访,就书画艺术、地方文化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陈曙光:您作为龙城画派在当代的代表性画家之一,不仅大写意骏马奔腾、花鸟,简笔山水等尤为擅长,其书法造诣、文学功力也颇为深厚。请问您是怎样走上书画艺术道路的?
祖爱民:我自幼就喜欢书画,上小学二年级时美术老师孙冠益先生任图画老师,作业最初画茶缸子、皮球;三四年级画鸡、鸭、鹤、松树等;这个阶段又增加大字课。我的作业常常被老师夸奖,并张贴在教室后面的宣传栏里,为此,我心里非常高兴。每逢过年过节,邻居请我小姑在红纸上书写春联,五六年级时我也试着写,乡亲们都很赞赏。后来我小姑在外地给我买一本柳公权《玄密塔》字帖,从那时起,我便刻苦练习柳体。后来参加工作,一直从事写写画画。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在郭庄接待站负责宣传和展览馆工作,有机会随孔小瑜先生学习中国画,整本的临摹贺友直的《山乡巨变》、《朝阳沟》和刘国辉的《昆仑山上一棵草》。注意研究他们作品中构图的变化,形象的捕捉、场景的渲染、气息的传达。这些都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自己也试着创作《过草地》。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先后在萧县文化馆、博物馆、剧场、书画院工作。常常请教于欧阳南荪、刘惠民、冯雨邨诸先生,也多与刘梦笔先生等书信常相往来,画稿请先生批评指正。
陈曙光:别人赞誉您为“马王”,为何对画马情有独钟?
祖爱民:六畜之中马为首,马与人类是最早结为朋友的动物。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马,秦始皇靠着它统一了中华,李世民靠着它开辟了盛唐,死了也不忘把六骏刻在墓前的石头上。古时,马称为“骏马”、“龙马”。西游记中的白龙马,一会儿是出海入天的飞翔腾空的白龙,一会儿是俊美翩翩的少年,一会儿是口吐人言救助师傅的白马。所谓龙马,龙又是中华民族的图腾。“白马王子”,白马是王子,英气夺人,气质高雅,是人们心目中的良马,是年轻女性心中的如意郎君。矫健、俊美……言之种种,或许是我喜欢马,喜欢画马的因由。
陈曙光:您曾经是第三任萧县书画院院长,对于目前萧县书画现状,请您做一个评估。
祖爱民:上世纪八十年代,文艺渐趋繁荣,多种思潮异常活跃,而萧县则更多地是沉着和冷静,紧紧地吸附在传统的主流上,分外钟情于水墨大写意,义无反顾地向未来迈进。目前,萧县的书画,已被地方政府当做大事来抓,出台了许多惠及书画艺术的政策,而越来越多的书画家也把传承龙城画派艺术当做毕生事业、毕生理想去追求。
陈曙光:请谈谈您对中国画的理解?如何能够走得深远?
祖爱民:中国画(水墨写意画),中国人内心喜欢的是文人画,文人画源于中国文化的大背景。精神上追求博大、浑厚、刚正、平和的气象。表现手法上是曲径通幽,追求内在的雄厚。一件上乘作品,应该体现出高尚的精神向往、深远的文化品格和精湛的技巧。比如宋代院体的“深山藏古寺”、“踏花归来马蹄香”、“野渡无人舟自横”,徐渭的“闲抛闲掷野藤中”,八大的“恰似逢春坐二更”,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石鲁的“转战陕北”……常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不论人物、山水、花鸟,呈现出的应该是生命状态,把鲜活的情境让读者感受到,感受的过程应是“润物细无声”。雨水落下,万物承润,遇到植物,吸纳生长,遇到土地,溶入蕴藏,遇到江河,合为一体。
我最崇尚倪赞、尤其董其昌的清净典雅,远逸散淡;张旭、徐渭的泼辣豪放、张扬肆意;颜真卿、八大、吴昌硕、于右任的雄浑静穆、刚正伟岸;蒲华、张朋的信笔壮阔、淋漓尽致;弘一法师、石壶、清澈透脱、气通天地;齐白石的古朴稚拙、老辣厚重。当然,我的老师欧阳南荪、刘梦笔、刘惠民、冯雨邨先生藏于深闺人未识,他们的作品极具文化品格。
从事书画的人,学习传统精华,感悟天地人生,以如雨水落入江河,合为一体,为我壮大丰富起来。在传承中铸造自己的面目,一代一代,江河日下,继往开来,这就是传统。 “过去”好的东西能够留下来,让我们有缘相逢,是我们人生的大幸,比如老庄的宏阔深远,孔子的温和敦厚,佛家如酒,让人醉入他乡,禅意的空无。王羲之的清绝儒雅;苏东坡的丰满雍容;八大山人的冷隽超逸;齐白石的朴茂清新;黄宾虹的活色生香。仰望这些高山,在传统面前,我们每一个从事书画的现代人永远是学生。尽管吃的肥头大耳,双手合十,也不是佛。
从事书画艺术,身心都要静下来。灯红酒绿中能滤出多少有助于艺术成长的营养来。还是董其昌说的一句老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读书,读好书,从古至今有多少好书需要读,浩如烟海,要有选择的读,多读有用书。白石老人有语“一息尚存要读书。”加之人情世事,山川大野,气韵自可出之。谢赫论画六法,首先是“气韵生动”,动才能够鲜活起来,鲜活才有生命力。气韵的构成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六法之一“骨法用笔”。骨 ,是骨气。要有铮铮正大气象。
正如李苦禅先生说:金钱的圈子里只产生值钱的艺术。信仰的圈子里却产生伟大的艺术。
今后,萧县的书画家们还将继续遵循深入生活、深化理性、注重笔墨功夫、文化及人格修养创作原则,沿着中华民族的大文化精神,遵循流传有序萧县所钟情的“用最少的语言诉说最丰富的内涵”之路,用善良的心灵在书画艺术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张扬歌颂不朽的生命主题,使“龙城画派”发扬光大,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新闻推荐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交通执法专项整改工作指示精神,全面查处和纠正各类违规执法行为,真正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树立良好的执法队伍形象,结合宿州市公路稽查工作实际,宿...
萧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萧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