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人的情怀里,秋是“自古逢秋悲寂寥”的感伤;在农民的劳动里,秋是“一粒入土,万粒归仓”的丰收在望。10月初,宿州市进入秋粮收获季。“今年的收成比往年好。”行走在田间地头、忙前忙后的农民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条件不利反增产
院满仓满农民乐
农民的丰收感觉在统计数字上得到印证。据宿州市农业部门调查数据显示,全市秋季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85万亩,与去年持平略增,预计总产可达48.4亿斤,比去年的47.1亿斤增产2.8%。其中玉米442.7万亩,预计单产435公斤,比去年的420公斤增产3.6%,总产38.5亿斤,比去年的36.6亿斤增产5.2%;大豆175万亩,预计单产143公斤,总产5.01亿斤;其他粮食作物67.3万亩,预计总产4.9亿斤。
宿州是产粮大区,秋粮丰收似乎是按部就班、顺理成章的事。但回顾今年宿州市的雨水天气条件,顺理成章便成了难得一遇。“我家的玉米不仅没减产,还丰收,今年能有这样的产量,实在出乎意料。”家住萧县永固镇疃里村的农民黄北成,看着满院子金黄的玉米棒子笑得格外开心。
“今年,宿州市天气总体呈现前期旱、后期涝的特点。”市气象台气象专家陈邦怀告诉记者,今年6~8月份宿州市平均降水量为314毫米,比常年偏少3到4成,比历史同期最低县区的430毫米还少。此时,玉米、大豆等秋粮作物正处在苗期生长阶段,受到了轻旱的威胁。8月下旬以来,宿州市经历了一段持续低温的阴雨天气过程,8月下旬~9月上旬,全市累计雨量50~120mm,比常年偏多3~5成,玉米、大豆生长后期又受到了阴雨天气的影响。
“玉米长苗时,天气旱得有些厉害;后来,下了及时雨,送走了旱情;现在雨却一直下个不停。”9月初,记者在采访宿马园区苗庵乡曹集村的农民周茂宣时,他道出了心中的忧虑。 (下转第3版)
新闻推荐
针对当前涉信用社执行案件数量多、执行难度大的现状,萧县法院采取多项举措,着力提高案件实际执行率和执行到位率,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nbs...
萧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萧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