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过去庄稼旱的时候,因为没有水,无法浇地,也无法施肥,心里干着急没办法。现在有了小农水,浇地省工、省力更省钱,解决大难题了!”12月20日,在萧县杨楼镇裴庄村水利兴修施工现场,村民王德民高兴地说。
今年,萧县把“小农水”改造提升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抓住国家建设“小农水”工程的重大机遇,积极争取,成功列入国家小农水项目建设重点县,将投入专项资金7500万元用3年时间建成15万亩“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实现节水灌溉,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工作中,该县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和各乡镇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带头抓,县水利局成立督导组,靠前指挥,现场督导,及时协调解决水利建设中的具体问题,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充分利用网站、电视、广播、简报等各种有效形式,大力宣传搞好农田水利改造提升工程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营造大搞水利建设的良好氛围;加大财政对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乱、统一标准、各负其责、各计其功”的原则,统筹安排县乡农建项目和资金,对农民群众兴办小型水利给予资金补助。同时,县政府实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目标责任制,强化工作目标考评,建立奖惩激励制度,制定量化考核评价指标,实行工作任务与项目安排、经济奖惩、干部考核相挂钩,做到任务落实、责任落实、考核奖惩落实。
截至目前,该县已完成投资1.8亿多元,工程开工6035处,动用大型挖掘机630台次,完成维修加固涵闸8座、扩挖村塘335面、疏浚治理沟河1808条、新打机井505眼、冲洗旧井370眼,末级渠系建设5万亩,建大沟桥34座,中沟桥235座,小沟桥2584座。(徐金侠 张琳)
新闻推荐
本报讯 今年以来,萧县计生部门不断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开展一系列活动,努力为流动人口提供亲情化服务、人性化管理,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
萧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萧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