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庭很困难,爸爸瘫痪在床,全靠妈妈一人打零工支撑起全家的生活,要不是有助学贷款,可能我早就辍学在家了。”日前,萧县中学高中部的孙红莉同学谈起政府发放的助学贷款,有着说不完的感激话。
记者了解到,自2008年开展助学贷款工作以来,萧县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文件精神,积极抓好这项保民生、保稳定、促和谐的惠民工程,6年来,累计发放贷款7143人,11541笔发放贷款金额6848.563万元。2014年,受理助学贷款5554人,贷款金额3455.24万元。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影响大,涉及面广。”采访中,萧县教育局一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上级将各项资助指标下达后,他们及时召开由相关学校负责人及资助管理工作人员参加的资助工作会议,要求各校认真制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严格界定资助对象。在严把标准的同时,规范操作程序,资助对象要经过三级评审认定及三级公示。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加大该县贫困大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力度,提高办事效率,县政府成立了由多部门组成的助学贷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地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他们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严格按国家助学贷款实施办法抓重点、讲实效,严格贷前、贷中、贷后管理,在萧县教育网开设资助专栏,宣传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支付宝使用说明、诚信教育等,采取网上、电话、QQ及当面等多种方式给学生解疑答惑,尽最大努力帮助贫困学生解决贷后提前还款、就学信息变更、还款计划变更等问题。与此同时,为把助学贷款的相关政策宣传到位,该县教育部门还印发各项各类宣传材料4万多份发至各校,并不定期地组织各中职学校、普通高中学生参加相关活动,让这一政策深入人心。本报记者 张瑶瑶
新闻推荐
寒假到了,萧县的中小学纷纷举办不同形式的文艺和体育比赛活动,载歌载舞,欢欢乐乐,迎接寒假和新春佳节。瞧,2月3日上午,圣泉乡的师生们在第三届“迎新春”文艺汇演中,献上...
萧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萧县这个家。